2012年11月3日

几种容易混淆的投票制度

Instant Runoff Voting (IRV):直译是“即时决选制”,中文维基译为“排序复选制”,如果相对于下面的“两轮决选制”,或许译为“多轮决选制”更妥当。该投票制用于选出唯一当选者。投票者对所有候选项进行排序,然后按如下步骤决定唯一当选者: 

  1. 若有候选项得票(将其列为第一位的投票人数)超过半数,则该候选项当选,结束计票;否则进行第 2 步。
  2. 将得票最少的候选项从所有票面中剔除,重新计算剩余候选项的得票数。
  3. 执行第 1 步。

Plurality with Runoff:直译是“决选多数制”,有人翻译为“两轮决选制”。该投票制用于选出唯一当选者。投票者对所有候选项进行排序,然后按如下步骤决定唯一当选者: 

  1. 若有候选项得票超过半数,则该候选项当选,结束计票;否则进行第 2 步。
  2. 在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项(设为 F、S)中进行决选,决选方法为:将其他候选项的得票按照对 F 和 S 的相对排序转移给 F 和 S,若 F 排在 S 前,则该票计为 F 的得票,否则计为 S 的得票,最后 F、S 中得票更多者当选。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STV):通常译为“单一可转移投票制”。该投票制用于选出设定数目的当选者,如从 5 名候选者中选出 3 名。投票者对所有候选项进行排序,然后按如下步骤决定当选者(以 20 个投票者选出 3 名当选者为例): 

  1. 所有得票数达到 Droop 额度(此例为 $\dfrac{20}{3+1}$ + 1 = 6) 的候选者均当选,若当选者或剩余候选者达到要求数目(此例为 3),则结束;否则,若有候选者得票数达到 Droop 额度,则进行第 2 步,否则进行第 3 步。
  2. 将当选者超过额度的剩余票,按比例转移给票面中的次选项(排第二的选项)。例如,设 20 人中有 12 人投票给 A,其中 8 人次选项为 B,4 人的次选项为 C。由于 12 > 6,故 A 以多于额度 6 票的数目当选,多余的 6 票按照 8:4 分别转移给 B 和 C,即 B 多获得 4 票,C 多获得 2 票。
  3. 将得票最少的候选项从所有票面中剔除,重新计算剩余候选项的得票数。
  4. 执行第 1 步。

关于 STV 的更具体的例子,参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若 STV 用于选出唯一当选者,则与 IRV 是一样的。

2012年11月2日

Ubuntu 下 Wine 安装微软 Office

借着重装 Ubuntu 系统的机会,尝试了一把在 Ubuntu 下 Wine 安装微软 Office 办公套件,结果非常成功。这下不用再到虚拟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中使用微软的 Office 了。为什么要用微软的 Office 呢?这只是迫不得已。因为很多官方表格是 doc 格式的,为了填这些表格并保持格式,你不得不屈就。
由于 Wine 的更新,安装过程已经大大简化,网上查到有直接安装成功的,我试了一遍直接装,没有成功,后来找到下面的方法: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6/63593.htm
其中在安装 dotnet20 时有可能会报错,不能直接安装,需要按照弹出的对话框先从微软的官网下载 dotnet 2.0,然后拷贝至对话框中提示的缓存文件夹,再次安装即可。
最后一步,如果你下载的 Office 不是 iso 格式而是已经解压好的带 exe 安装文件的文件夹,可以直接在 setup.exe 上点右键,选择打开方式 wine windows programe loader 安装。

2012年10月14日

如何在不支持 LaTeX 的环境使用 LaTeX 命令输入公式?

这里推荐一个在线即时编译 LaTeX 命令的网站:http://www.arachnoid.com/latex/index.html,这个网站至少有如下两个用途:

  1. 在不支持 LaTeX 的网页环境(如邮件、博客、论坛等)下输入漂亮的数学公式。方法是事先在上述网站上通过 LaTeX 命令生成你想要的公式,然后在 Render Mode 中选择 CodeCogs,这时生成的公式是图片格式的,选中该图片,Ctrl + C 复制该图片(实际上复制的是该图片对应的网址),最后 Ctrl + V 粘贴到你的目标网页环境中即可。由于复制的实际上是网址,而不是真正的图片,所以不能直接粘贴到非网页环境,如 Word 中。如果需要粘贴到 Word 中怎么办呢?请继续读下去:
  2. 在 Word 中输入漂亮的数学公式。对于已习惯用 LaTeX 命令写公式的人来说,在 Word 中利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是痛不欲生的一件事。但是有时你可能又迫不得已需要在 Word 中输入公式,这时也可以利用上述网站。方法是事先在上述网站上通过 LaTeX 命令生成你想要的公式,然后在 Render Mode 中选择 Mathjax,这时生成的公式是矢量格式的,在公式上点右键,将 Format 设为 MathML,然后点 Show Source,全选复制弹出的代码,最后粘贴到 Word 中,Word 会自动将其解析为公式。注意,该方法只支持 Word 2007及更新版本,不支持 Word 2003。

由于上课的需要,我建了两个 google 论坛。google 论坛虽然是个好东西(目前其 https 协议还在墙内,希望能继续挺住),但是 google 论坛不支持 LaTeX,也不支持 Mathjax(因为不允许自定义模板),因此在论坛中输入公式很不方便,利用上述网站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2012年9月24日

转发:《寂寥无声胜有声——金陵故迹从心游》

下面是我的硕士导师,也是我的思想启蒙老师——朱亚宗老师的一篇游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渊博学识、理想风骨和高尚品味,令人受益无穷,特发布于此,与大家分享。文章比较长,需耐心品读。

寂 寥 无 声 胜 有 声——金陵故迹从心游

朱 亚 宗

大江名山、古都风韵、江南水乡和科苑名校集于一身的南京,使人体会到别样的都市魅力,而“台城六代竞繁华”与“万户千门成野草”的名句,又道尽了她那交替跌宕的历史,真不知引发了人们多少怀古的幽思!南京曾有中国古代卓越的科学家祖冲之、陶弘景,杰出的文论家刘勰;有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有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渊薮中央研究院;有使我感到神秘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故居,有深深打动我的伟大人道主义者拉贝的故居;有久闻大名却从未攀登过的城中绝景台城,有我向往已久的四大红叶观赏胜地之一的栖霞山风景区。南京还见证了许多令人深叹的历史事件:永乐帝诛杀方孝孺,湘军与太平军残酷厮杀,日军大屠城等等。南京也产生过对我影响至深的南朝梁简文帝诫子之训:“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南京又是催发诗性、佳句迭出之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尤其使我感到亲切的是,南京有许多同窗好友和学界朋友,特别是有我深爱的忘年之交——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南京大学的冯端教授。最后,南京还有我每个周末的消遣和享受——“非诚勿扰”。

当年在北京读大学,每次途经南京,乘火车过轮渡要两个小时,我总会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浮想联翩。大学毕业后赴湖南工作途中,我与结伴而行的同窗好友张铭共游南京,留下美好印象,后来就一直牵挂,为那里的风情,为那里的历史和故迹,还为那里是我故乡的省会。

2012年7月2日,在“南京军区科技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作完演讲后,研修班负责同志发觉我非常疲劳,便问我是否愿意去庐山疗养和避暑。我内心异常感激如此善意和温情的邀请,但更愿意趁此机会实现一个久埋心中的愿望——作一次南京深度游,婉言谢绝后提出愿去南京小住。7月4日,当我站在中国最美丽的火车站广场,望着绿岛浮动、碧波接天的玄武湖时,讲学与旅途的疲劳顿觉消失。到达南京军区紫金楼后,我执意住进最简单的单间,并谢绝了任何宴请和司机接送,决心作一次从心所欲的自助游,看一看心仪已久却未及目睹的金陵胜景。

7月5日,我开始了一周的南京游。早饭后,我乘坐20路公交车去南京大学参观赛珍珠故居。上车后才发觉未备零钱,投币5元后,便站在前门处收应找的钱。一位中年男子以为我没带钱,好意要帮我刷卡,我一时难以说清,他又重申可以帮我刷卡,我连连谢绝。这一经历使我决心买一张公交卡。刚从北门进入南京大学,一对充满青春朝气的男女学生迎面走来,我立即上前询问如何购买公交卡。化学系男生指着不远处的地标性建筑说,在大楼旁的地铁站即可购买。我又问赛珍珠故居,他们也不太清楚。建筑系女生用手机向上海的同学打听后,向我复述:前行300米有一保安岗亭,到那里问问,就可找到。乘车和问路,事情虽小,却令我十分感慨。南京市民对陌生人、外地人的友善(整个旅游过程都感受到),体现出很高的文明素质,值得我们长沙人好好学习。

穿过古朴的灰楼与草坪之间的林荫道,果然见到一幢修葺一新的双层小洋楼,灰墙红窗,绿茵环绕。小楼右前方草坪里矗立着赛珍珠的铜像,虽然色调黝黑低沉,却不掩其仪容秀美,气质优雅,一如中青年时代任教于金陵大学的赛珍珠。这位深谙中国民情风俗的美国才女作家,以她真实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状况的小说《大地》而荣获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以中国深层社会基础为题材而获得该奖的作品。令人遗憾的是纪念馆刚刚重新装修,未及开放。对位于校园内的赛珍珠故居,许多南大学生竟然不知晓,也就更不能期望有多少人读过《大地》一书了,中西文化的隔膜竟至如此。其实,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共同的,人性的光辉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界限,审美情趣也有明显的普适性,王国维是正因为吸取了康德的审美思想,才使中国文艺批评登峰造极。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流学府竟也有这样的文化隔膜呢?

与今日国人的淡漠大不相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赛珍珠执教于金陵大学,与中国文化界有广泛、深入的联系,胡适、梅兰芳、徐志摩、林语堂、老舍等名人都喜欢与她交往。正是在赛珍珠“希望有个中国人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的理念鼓励下,林语堂写出了在美国引起轰动的成名之作《吾国吾民》。1934年赛珍珠回到美国后,又为描写中国的作品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竭力推荐翻译老舍的《骆驼祥子》,与丈夫理查德买下美国英文杂志《亚洲》,在上面最早发表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并大量翻译刊登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萧红等人的作品。令人感动的是,赛珍珠作为美国作家和活动在中国上流社会的名流精英,却对中国底层人民抱有深挚的感情,始终关注、同情和帮助他们,尤其是中国农民。1931年,反映中国农民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大地》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当年售出180万册,连续22个月荣登美国畅销书榜首,被誉为中国农民的史诗。第二年,赛珍珠便获得美国新闻与文学的最高奖——普利策奖,再加上《儿子们》、《分家》等一系列作品,她终于在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还成为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女作家。而作为社会活动家的赛珍珠,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过特殊贡献,公开发表《日本必败》的政论,担任“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委员,号召美国各界成立“美国中国救济事业联合会”。此前,赛珍珠还为推动美国排华法案的废除而奔走呼号。

这样一位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却在中国长期遭受冷落。这也许与鲁迅的评价不无关系,他在《致姚克》的信中说:“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即如布克夫人(指赛珍珠——引者),上海曾大欢迎,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1933年11月15日)“近布克夫人译《水浒》,闻颇好,但其书名,取‘皆兄弟也’之意,便不确,因为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1934年3月24日)鲁迅的评论一如其杂文的风格,深警精辟。但是赛珍珠毕竟是著名作家,其思想品格和社会价值具有丰富的多面性,犹如鲁迅曾指出陶渊明既有“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又有“猛志固常在”的刚烈一般。鲁迅在通信中的寥寥数语绝不是对赛珍珠的全方位评价,事实上,鲁迅在1936年致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中,已发觉对赛珍珠评价的更大空间。因此,我们今天对赛珍珠的评价绝不能囿于当年鲁迅的少量文字,而应以新时代的世界性和现代性眼光,充分挖掘其作品和论述中的思想闪光。诚然,在思想的深刻性上,赛珍珠难于与鲁迅匹敌,但深刻性绝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她思想的价值取向,其实与鲁迅惊人地一致。首先,是二者的独立自由思想。赛珍珠曾说:“到处都可能孕育出新的作家来,但决计不会出生在骇人教条的阴影下,永不会产生在存心不善的罪恶里,也不会形成在把人当奴隶的社会中。”其次,是二者的民众本位观念。赛珍珠于1938接受西方记者采访时,公开指出“蒋介石无视农民而失去了他的机会”,以致她获诺贝尔奖时,中国驻瑞典使节奉命拒绝参加颁奖仪式。1943年宋美龄访美时,赛珍珠又径直批评其“致命弱点在于她与中国普通人民大众如隔千山万水。”这样犀利的眼光和风格,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精英们最为缺乏的。可以说,赛珍珠作品及人格价值的许多方面是鲁迅未曾涉及的。

赛珍珠真挚的感情和自然的表达,使她赢得了永恒的个人魅力,而她向世界宣传中国文明和“为美国‘制造’了中国人”的普及性贡献,也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永恒的光辉节点。辩证法总要久等历史变化,随着对世界先进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赛珍珠研究的深入,昔日“美国反动文人”的帽子终被新时代的潮流所淹没。

参观完赛珍珠故居,我顺利找到了附近地铁站的办卡点,排了不长的队,凭身份证交了30元押金、100元充值金。这是我平生第一张公交卡,感觉新鲜而兴奋,因为以后乘车再也不必为零钱而纠结,而且还可以凭卡乘坐地铁和的士,甚至可以到超市购物。

7月7日是一个让中国人牢记的日子,我想在这天去探访拉贝故居。故居位于广州路小粉桥1号,我从地图上很快查找到小粉桥,竟是南京大学东侧的一条小巷。于是我又乘熟悉的20路公交车到鼓楼,然后从不远处的小粉桥北端向南一路问过去。穿过狭窄的街巷,终于到了小粉桥南端的1号。我兴冲冲地走向拉贝故居,却见大门紧闭。一看告示牌,方知周六、日闭馆,而那天恰是星期六。

我有些扫兴。稍作徘徊,又沿小粉桥原路返回,打算到汉口路寻访我最喜欢的画家傅抱石的故居。网上告之傅抱石故居位于汉口路132号,到南京大学汉口路校门后开始询问,出人意料的是连问数人,都不知晓。我西行至南大住宅区,问一衣着考究、有几分绅士风度的老先生,不期得到详尽指示:向西横穿上海路,进入汉口西路继续西行,但还有1、2公里远……我道谢后依嘱前行,渐渐进入一条绿树成荫、幽静整洁的马路,槐树荫下的铁栅栏内,楼房古朴,林木葱茏。查阅地图,方知是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即原金陵女子大学和两江师范旧址,是一块底蕴深厚的文化宝地。走完一段上坡的马路,我欣喜地发现,右边一扇双开铁门边赫然挂着“傅抱石纪念馆”的牌子。走近细看,发觉门牌号原来是汉口西路132号。

入得门来,一位和气的中年男子连声说欢迎参观,不须买票。傅抱石纪念馆坐落在铁门内的小山上,我沿着左旋向上的小路前行,白色的水泥路面布满青苔,显然少有参观者踩踏。瘦漏透皱的太湖石藏于茶花、棕榈、桂花之间,使人有花木抱石之感。景观的设计,竟与傅抱石的名字如此贴切。我登上小山顶,驻足凝望,但见景色秀丽似山林国画,数十棵高大茂盛的雪松、槐树、朴树、香樟、玉兰、女贞昂然挺立,气氛清幽。郁郁葱葱中掩映着一幢布满爬墙虎的米黄色两层小洋楼,这便是我神往已久的傅抱石故居了!古槐下的傅抱石雕像,神态睿智而安祥。四周没有高楼遮挡,抬头望去,浓绿的树冠直抵蓝天白云。我不由脱口吟道:孤山小楼隐闹市,深树菁木藏抱石。以前曾参观过许多名人故居:宋庆龄王府气派的北京故居和闹中取静的上海故居、郭沫若的什刹海豪宅、苏步青的复旦小洋楼、裴文中的北京南锣鼓巷四合院,等等,但均不如眼前宛如孤居隐士之山房的傅抱石故居。当年傅抱石一定陶醉于这样既精致又有野趣的环境,会客室里悬挂着一幅乾隆年间黄易的对联:“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无酒学佛有酒学仙”,应是他心境和工作的写照。故居内还有郭沫若为画室题名的匾额“南石斋”和为傅抱石国画名作云台山题诗的手迹,字体遒劲灵动,一如郭老独特的风格。

由故居朝山下走几步,便是傅抱石纪念馆了。工作人员入内为我开启灯光,无空调无电扇,闷热难当,但精彩的“傅抱石先生生平展”,使我很快沉醉其中:图文并茂的壁挂、版本不同的数十种画册、先生使用过的文房四宝,还有资料详尽翔实的煌煌巨典《傅抱石大典》……我在馆内盘桓良久,反复观看,大汗淋漓也浑然不觉,再次为傅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雄浑朴茂的画作、深邃广博的画论和不落俗套的画风所感动,并引发些许思考。在当前应试教育和过度竞争之中,看看傅先生曲折的成才之路并听听其深刻的成才见解,会多有裨益。

傅抱石先生出身于江西新余一个贫寒家庭,客观条件艰苦,迟至17岁才高小毕业,却凭借不凡的天资和超常的努力、发挥,后来居上,大器早成。傅先生21岁读美专时,就奇迹般写出了开拓性的中国绘画史著作,赴日留学期间,又因中国绘画史的创见而誉满东瀛。1933年,日本美术史权威伊势专一郎研究中国东晋至五代绘画史的著作《自顾恺之至荆浩——支那山水画史》发表,日本学界和媒体好评如潮。年仅29岁的傅抱石凭借扎实的绘画史功力,写出《论顾恺之至荆浩之山水画史问题》一文,逐条批驳伊势专一郎著述的讹误,批评日本学界在中国画史研究中的偏见与浮华。有识者评论,傅先生的这一论著,使中国绘画史研究提升到与日本对等的地位,并树立起中国自身的绘画史研究形象。傅先生一生还著有《中国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理论》、《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中国美术年表》等高水平著作。创作方面,他与关山月合作的巨幅画作《江山如此多娇》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为中国山水画之杰作。

傅先生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大器早成,建树卓著,绝非简单刻苦勤奋所致,而与其超越技能的深层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他是中国绘画名家中绘画技能与理论修养均臻完美的极少数大师之一。傅先生在深入研究历代画论和名家品味后,赞同著名画家陈衡恪先生(陈寅恪之兄)的见解,认为决定中国绘画水平的深层因素有三个:人品、学问与天赋。傅先生是纯真的艺术大师,也是博古通今的学问家,中外画家都喜欢听他高谈阔论,文艺史哲触类旁通,天地人神什么都聊。傅先生欣赏独立人格,追求自由而辽阔的人生境界,不为眼前利益断送艺术前程,他常说“笼鸡有食刀汤近,野鹤无粮天地宽”。画家不能如“笼鸡”,而要象“野鹤”,才有心灵的自由,艺术创造的才思才不会枯竭。他还对女儿傅益瑶说,做大画家就不要走卖画的路,卖画就不要走大画家的路。傅先生有句名言:品性是可以打出来的,才气却是打不出来的。傅先生之论虽是绘画之论,却也绝对适于一切专业领域,尤其是文化学术领域。中国当代之所以产生“钱学森之问”,与近代“李约瑟之问”的成因相同,都是学术风气重表层技术技能而轻深层文化修养之必然结果。表层技术技能看得见摸得着,常有制度、规则、程序可循,易于模仿见效,致使急功近利者趋之若鹜。深层文化修养可以衍生出独特的创造力,在机遇具备时灵活运用,自出机杼,但需长期潜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大多数人望而生畏,不敢贸然选择这条充满风险的成才之路,从而也无从感受“琢磨十年烟雨晦,摸索一得心眼开”(黄庭坚)的过程、境界和愉悦,也无法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傅先生看重天赋的见解,也切中当下时弊。因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唯意志论盛行,使当代中国人过分看轻天赋,而过于注重人事关系和主观努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敏感性,而每个行业也需特殊的天赋。以教学科研领域而言,因过分定量化和机械化的考评办法,使本需独特秉赋的专业降低了对天赋的要求,以至使博士、教授等本来令人敬畏的行当,变成大多数人可以通过综合性努力而跻身其间的大众性行业。从而严重影响了天赋与职业相统一的社会选择、成才效应和人性需求。傅抱石先生的高品位人才要素思想,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杰出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切中肯綮的至论。

不可否认,我对傅抱石先生的敬仰与喜爱,渗透着个人的审美偏好。我从小惯看乡贤倪云林萧疏淡远的山水画,并喜爱人画俱老的黄公望《富春江山居图》及许多宋元山水画家的作品。傅先生画作中的仕女形象,优雅从容、美而不艳,也会使人不知不觉想起梅尧臣的名句:“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欢市井、乡土气息浓重的齐白石花鸟画,也难以高看吴冠中峻急的性情和不中不西的画风。

傅抱石先生也给中国画坛留下了令人叹惜的遗憾。一是不假天年,在61岁的盛年去世。设若先生如黄公望、文征明、齐白石、刘海粟、张大千等一样长寿,则以先生之功力、学问与人品,无疑是中国山水画推陈出新并不断创造时代高峰的大人物之一。二是未能臻于书画俱佳的完美境界。傅先生故居门口有一块手书古代诗作的刻石,以此书法与书画皆精的苏东坡、米芾、宋徽宗、赵孟頫、唐伯虎、董其昌、恽寿平、张照、郑板桥、刘海粟等大师相比,确有相当的差距。是何原因?是年少贫寒未受严格书法训练,还是主动选择画论、画史的理论研究而无心他顾?究竟如何,唯有上帝知道,我们无法深究,自然也不应苛求傅先生。

离开傅抱石故居和纪念馆,走在蜿蜒曲折的下山路上,脚下的青苔和无声的寂寥,使我在喜悦之外又生出难以言喻的惆怅。产生卓越的艺术大师是民族的幸运,但是大师的艺术辉光如若不能为广大民众认识和欣赏,不能成为提升民族素质的营养,就实在是对上苍恩赐的亵渎。想想俄罗斯,若无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大量购买外国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办美术馆、倡导全民美术教育和参观博物馆等一系列“艺术建国”的举措,何以能有今天艺术品位高雅的广大俄罗斯公民,当然也就不会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的世界领先优势。高雅取代低俗,虽然曲折反复,却是人类和民族文化进步确定不移的方向。

7月8日下午,乘坐公交车并经多次询问,终于来到北郊的行知路,沿着这条简陋而冷清的狭窄马路,前行数百米便看到了依劳山山麓而建的陶行知纪念馆,也即闻名遐迩的晓庄师范旧址。进入纪念馆园门,顿觉清雅古朴,远离喧嚣。矗立于眼前的晓庄师范大楼,背靠青翠蜿蜒的劳山,其建筑风格不仅从未见过,且是这样别致:有农舍的简朴,有山隐的清逸,却不失学校的庄严。我细观大楼,中间是园形攒尖顶的三层建筑,有陶行知先生早年学生张劲夫题写的竖匾“犁宫”,犁宫匾下则是陆定一题字的横匾:“陶行知纪念馆”。大楼两端是对称的双层歇山顶建筑。屋顶呈草黄色,疑是当年茅草屋顶之仿。我登上台阶,走向大门,却无法推开,只得坐在台阶上休息,一面凝望着大楼,一面想象着当年陶行知亲撰的对联:“和牛马羊鸡犬豚做朋友,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想象着曾经的图书馆叫“书呆子莫来馆”,餐厅称“食力厅”,厕所谓“黄金世界”……。半小时后,正欲起身返回时,大门突然开启,走出一衣着整洁的中年男子。我急忙起身询问能否入室参观,男子答曰:稍等片刻,我去找人。约10分钟后,一位六十多岁农夫模样的老翁携带幼童打开大门,待交款4元后老翁打开室灯,我终于如愿入内参观。

以前曾在陶行知故乡歙县参观过陶行知纪念馆,也曾读过陶行知的著作和传记,但馆内陈列还是使我获得不少新的信息。这里是陶行知最重要的纪念地,由晓庄师范旧址、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墓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四部分组成。李鹏总理曾是陶行知创办的重庆育才学校学生,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则是陶行知创办的上海山海工学团学生。陶行知强调知行合一,并认为行先知后,在此理念下于1934年将名字从“知行”改为“行知”。他还创造了一个合知行为一的新字:将“知”字的左右结构改为上下结构:“矢”在上,“口”在下,再将这新的结构放在“行”字中间,形成一个新字,读音同“干”(“干事”的“干”)。意为“行——知——行”,以“行”为“知”的起点与归宿。这是一个体现了思想与文字双重创新的字,遗憾的是未能进入字典。为了纪念陶行知,也为了汉字的丰富与发展,但愿文字界能吸纳这一创新。

在看过陶行知先生的面模和手模后,便深入劳山参观。出大楼右转,沿着山麓稍向南行,便可看到到绿树萦绕中陶行知先生11位烈士学生的高大纪念碑。稍远处则有肃穆古朴的陶行知之墓,墓前石牌楼上镌刻着他的名言,横额为“爱满天下”,立柱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墓园寂寥无人,只有我独自感怀着这样平凡朴实的伟大真理和言行一致的伟大人格,怀着虔敬之心慢慢离去。

当我最后留恋地回首一瞥时,突然感悟到这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为何有如此持久超凡的魅力。能将这样简朴的乡村大礼堂称为“犁宫”的人,是何等浪漫和充满审美情趣!亲自挑粪而被称为粪桶校长,快乐地做着被人看作最低贱的事情,支撑他这样做的精神力量不仅是真理和善心,而且源于能将一切言行上升到审美高度的非凡品味。人们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教育家,却少有人认识另一面的他——诗人的陶行知。这位中国平民化新诗的开拓者,几乎将自己一切重要的理念都化作看似平实浅露实含深意美感的诗歌。诗人郭沫若审编的《行知诗歌集》收有诗作565首,郭老由衷地承认陶行知新诗创作的领先地位:“他的诗体的解放是在解放区作家之前,他真可以说是独开风气之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民意识觉醒得比任何人快而彻底。……教会我们怎样做诗,并怎样做人。”([日]斋藤秋男:《陶行知评传》,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51-152页。)著名诗人肖三也对“别有风格”的陶诗赞赏有加:“陶行知先生屡次自己声明不是诗人。……我却认为这正是陶先生之所以为真正的诗人。陶先生之所以别于其他‘诗人’的是,陶诗别有风格,非常通俗,大众化而又富有诗味。”([日]斋藤秋男:《陶行知评传》,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页。)陶行知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胡适内容空洞的《桂游小赞》式的新诗,是“害了贫血症的文艺。……决不是我们可以走的路。”日本著名陶行知研究专家斋藤秋男对陶行知的第一个定位即是“政治抒情诗人”。陶行知曾三次晋谒马克思墓,以气势恢弘的诗句表达对马克思的崇敬:“光明照万世,宏论醒天下”。对于开辟近代科学的两大先驱牛顿和伽利略,他也以诗的语言说出了至今都不过时的愿景:“中国要牛顿也要伽利略。……除非赶上去,跟着他们学。学牛顿深思,学伽翁实做。”

充满诗意和美感的陶行知,不仅是物质贫乏时代的楷模,而且也是物质相对丰富时代的一面镜子。许多人已经有房有车,大多数人也已达小康,却仍然满怀焦虑,难以超脱。具体原因虽然复杂,但一个普遍的症结无疑是物质条件与精神品味的失衡,知识技能与审美情趣的不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无论是大富大贵、中产阶级还是小康水平,提升和培养审美情趣已经刻不容缓。谁能象陶行知一样以审美态度对待一切实际问题,谁就可能面对任何艰难险阻而保持乐观心态,就会象陶行知《长青不老歌》所言的那样快乐而有意义地生活:“博爱存心,和光映面,不惑不忧,不惧不恋。偶萌烦恼,念梅百遍;不急不息,法天行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服务最乐,手不释卷。思想青春,何可不变。愿师少年,站在前线。”陶行知说,此诗“全篇只有一个意思,如何把青春留住”。

诗意的陶行知与审美的陶行知尚非陶行知之全貌。遗憾的是,当年令他同辈的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宋庆龄、郭沫若、沈钧儒、吴晗等感动不已并钦佩之至的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品格,在当今陶行知研究中几被遗忘。有人打起“陶行知新论”研究的旗号,却将陶行知收窄为单纯的平民教育家。为使陶行知深邃切实的思想实践在新的时代彰显于世,有两点是决不能忘却的:首先是倡导创新。陶行知不是纯粹的理论家,不能说在基础理论上有多少创新,但其服膺马克思的思想创新,并在改造旧中国的具体社会途径上有筚路蓝缕之功。以周恩来之见,毛泽东以农村为革命重心的转变曾受陶行知率先的乡村运动影响,“那时陶行知先生提倡乡村运动。恽代英同志给毛主席写信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江贻竹等:《我爱中华国——陶行知纪念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陶行知对改造旧中国路径的理解与影响,与同时代的胡适完全不同,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来看,高下之分当有定论。陶行知不仅突破美国杜威而进行教育创新,而且对一般创新的理解和倡导也远远超越时代。中国社会直至20世纪末才开始大力宣扬创新,而陶行知则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新华日报》(1943.11.25)上就发表了《创造宣言》,列举古今中外案例,倡导社会各界树立创新精神。并在同年发表《创造年献诗》,将创新的基本规则和哲理表达为雅俗共赏的诗歌,许多诗句至今读来仍令人警醒和深思:“大题不可以小做,小题大做做到底。书若尽信不如无,引书皆须注来历。”“遍览已知求未知,以知与人己愈知,道听途说悬断语,屡试屡验验还试。”“源头之上搜证据,观察发展觅定律。文化钥匙要活用,开发天人大神秘。”而1934年发表于《生活教育》第八期的《杀人的会考与创新的考成》一文,陶行知关于应试教育的敏锐批判和考试改革的创新设想,无疑是对当今应试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我们今天不能忘记的另一点是,陶行知倡导学问与革命相一致。他在致朋友吴羽白的信中提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最为缺乏的品格,即学问与革命相一致:“学问不论新旧,只要是追求真理,便于革命之精神符合。若以学问作买卖,则无论新旧,都有作汉奸之可能。旧学如郑孝胥、罗振玉,新学如汪精卫、汤尔和,……在学问上忠于真理的,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一个人在学问上能追求真理,则在革命上能杀身成仁。……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编:《陶行知文粹》,第184页。)陶行知不仅如此认识,而且言行一致,付诸行动。当然,陶行知理解的革命是广义的革命,可以等同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奔走呼号,参与发起召开上海文化界救国大会,发表《救国运动宣言》,成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重要领袖,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的声明。他还担任救国联合会的“国民外交使节”,自1936年7月从香港出发,历经两年,访问了28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各国和华侨同胞宣传抗日。抗战胜利不久,陶行知即在上海积极组织并参与反对内战、打倒独裁的活动。1946年6月23日,在上海北站广场数万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义正辞严痛斥“独裁”。7月11日和15日,李公朴、闻一多在昆明相继遇害,陶行知深知自己处境险恶,却丝毫没有恐惧和退缩之念,7月16日,在给育才学校教职员的回信中说:“公仆去了。……如果消息确实,我会很快地结束我的生命。深信我生命的结束,不会是育才和生活教育社之结束。”在逝世前一周的6月18日,陶行知又无畏地写出悼念李公朴的诗,将学问与革命相一致的理念贯彻到生命的最后:“你争取民主,反对一党专政。你争取和平,反对中国人杀中国人。杀你的人是杀民主,杀和平,杀害中华民族的生存。”([日]斋藤秋男:《陶行知评传》,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34-135页。)

陶行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共同成就的一代文化巨人,中国20世纪的知识分子鲜有其匹,其思想品格和实践精神足以成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学习榜样。然而陶行知纪念馆和墓园却异常冷清,这一现象所折射的,不仅是中国社会的浮躁,更是中国知识界的悲哀。继鲁迅之后,李泽厚、金庸、钱钟书、陈寅恪、张爱玲、季羡林、胡适、钱穆等都曾成为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而中国现实社会更为需要的陶行知却在国内备受冷落。对这样一位党外知识分子纪念最着力者是胡耀邦、江泽民、李鹏、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际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陶行知列为世界四大名人来纪念,最有启发性的研究著作竟是日本人斋藤秋男的《陶行知评传》。中国当代学界陶行知研究的淡漠与贫乏表明,其致思方向和审美品味均有反省和完善的巨大空间,使人不得不怀疑当代中国学界的价值取向、理论视野、社会良知和文化品位。没有率真、简单的真人品格,也就难以有切实、创新的求真之果。

这是陶行知一生的启示,也是爱因斯坦从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到的判断:“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39页。)

7月9日早饭后,我步行至北京东路太平门,乘91路公交车前往拉贝故居。当公交车从梧桐浓密的珠江路进入香樟茂盛的广州路时,我从窗口向北眺望,见一绿树成荫、小楼微露的小院,与四周高耸入云的庞大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小院与两旁高楼组成优美的“U”型曲线。处于U型底部的小院,吸纳着闹市的噪声,流泄出宁静的绿色,成为中山路、珠江路和广州路交汇处繁华街景中赏心悦目的风景,这就是拉贝故居。       

我在门房登记后便免费入内参观(南京免费参观的地方较多,这也是这个城市可爱的地方之一),十来步就走到绿荫下的一幢两层灰墙小楼前。是西式洋楼,注重采光通风,四面屋顶开有窗户,如张开巨口的老虎,沪宁一带俗称老虎窗口。小楼正面巨大的香椿树下,有拉贝的铜塑半身雕像,小楼西墙密布爬墙虎,坪中一丛翠竹下有一防空洞。置身于幽雅宁静的小院,我不知不觉忘却了院外车水马龙的喧嚣,思绪开始穿越时空。

首先我参观了内侧院墙上的张纯如图片展。这位写过钱学森传记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在30岁时写出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忘的大屠杀》(中文译名为《南京大屠杀》)一书,荣登美国畅销书榜,从而使尘封的拉贝日记为世人知晓,使被遗忘的拉贝还原为人道主义的英雄、中国人民感恩的伟大朋友。她流星闪电般的36年人生,照亮了人类历史,令人钦佩,也令人惋惜。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登上铺着红色地毯的台阶,进入室内。

约翰·拉贝于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来到中国,从1931年起担任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在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前夕,大多数外国人士离开了中国,而身患糖尿病的拉贝却选择留下,甚至在好心人将安全撤离的证明塞到他手上时,仍不为所动。拉贝联合了十几位在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共同发起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被推举为主席。日本大使馆官员曾强烈要求他离开中国,被拒绝。日军占领南京后,一位奉命保护拉贝的军官问他:“你究竟为什么要留下来?你为什么要卷入我们的军务呢?这些事又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在这里又没有失去什么东西!”拉贝回答道:“我在中国已经生活30多年了,我的儿子和孙子都是在这里出生的。我在这里生活愉快,事业有成。中国人民待我很友好,……象中国现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我也绝不会离开。”(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对于西门子公司催促他离开南京去汉口的电报,拉贝的答复是:“我已决定留在南京主持国际委员会工作,以建立中立区保护20多万平民。”(《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拉贝在日军疯狂施暴的日子里,不仅要负责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工作,而且还冒着危险站在阻挡日军暴行和救济难民的第一线。面对难民的食物短缺,“拉贝和其他留下的外国人别无选择,只好驾着他们自家的汽车疯狂地在南京城内外穿梭,把尽可能多的粮食运回安全区内。就在日军轰炸南京城时,这些外国人仍在继续运送。……就是这点粮食却成功地使安全区内许多难民免于饿死。”(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21-122页)

当时拉贝还腾出防空洞和搭建芦蓆棚,在自己的小小院子里容纳了630余名中国同胞,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也有南京卫戍司令部的高级军官龙应钦、周清锋,伤病中的飞行员王光汉等。为阻挡日本兵的侵害,拉贝在院子门口挂出西门子公司的牌子,并贴出禁止骚扰的布告。80多岁的丁永庆老人,当时住广州路10号,与拉贝小院近在咫尺,老人深情地回忆道:“拉贝是个大个子,待人很好。他在院子内搭有芦蓆棚,让周围的居民住,供吃供穿。我在这里住了近一年。”老妪宋有琴则讲述了一件事:一次,日本兵进院子查难民中是否有当兵者,宋有琴的哥哥是卖鱼苗为生的挑夫,平日戴帽子,额头有帽印,肩上有老茧,被拉出难民队伍。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拉贝挺身而出,与日本兵据理力争,终于护卫住这位中国平民。

拉贝的西方绅士理念和风度,使其对难民中的儿童与妇女格外照顾。展览中有一张图片资料特别令人感动,就是当年拉贝关于使用防空洞的规定——《致我的客人们和本洋行成员的通知》:

“凡经常使用我的耐轰炸的防空洞者,必须遵守下述规定,即应该让孩子们和妇女们(无论是谁)占用最安全的位置,也就是防空洞中间的位置,男人们只可使用两边的坐位或站位。有违反本规定者,今后不得再使用本防空洞。——约翰•拉贝1937年10月19日于南京”

照片上拉贝身材高大壮硕,微挺肚子,笑容可掬,与故居前清瘦严峻且带几分忧郁的雕像风格迥异。这一差异所反映的正是拉贝在苦难岁月中舍身救难、心力交瘁的形象。但是,严酷的战争环境并没有泯灭拉贝骨子里的幽默,他贴出的一首提醒避难者的打油诗——《和人人都相干》,有趣的个性跃然纸上:“我一再有把握地说:哎呀,要理智,蹲在防空洞前,这可是缺乏理智!首先因为轰炸机的炸弹,大都从天上落下,高空也会掉下碎片,击中谁,痛得要命。如果噼噼啪爆炸,不及时走开,你肯定会说:啊,我想,还有足够的时间躲开。我只想说一下,别说废话了,快些吧,走进你的英雄地下室去,你的理智在命令你!”从容诙谐中透着德国式的严谨和认真,而最基本的底色则是对中国老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真切关怀!

参观完后,我突然发觉连我在内的参观者仅有三、五人,且多为年轻学子。我随即询问一个女孩,是南京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读书多年第一次来,是听了历史老师的课后才来参观的。我又问同学们是否来过,答曰很少。其实南京大学与拉贝故居近在咫尺。有一位来自合肥石油公司的中年女士,说从网上购得《拉贝日记》,因钦佩拉贝遂带读高中的儿子来接受教育。看完展览后,路过门厅的留言处,顺便翻阅一下留言薄,不少肺腑之言读来令人感动和深思:

“人性的光辉,在喧闹的街头异常宁静,偶然间,我知道了拉贝,我读到了德国。……我们永远不会忘了,在那个曾经风横雨狂的年代,所有的残忍绝望中,有大爱的微光闪耀。”(重庆大学 何琰)

“建议在电视及教材里,让中国的儿童记住拉贝——全世界的好人!”(江苏泰州农民 李长石)

“于喧嚣繁华之中偶入这僻静一隅,……拉贝先生的灵魂将同这窗棂边流泄的绿色一样,蔓延成永恒。”(南财 和玲娟)

“偶然的邂逅,意外的相识。约翰•拉贝,其人其事,今生不忘。此致敬礼!”(南京大学 李袁琼)

“善良是无国界的,拉贝是全世界的。”(南京大学 宫能安)

“人性的光辉,在黑暗的地方更加耀眼。”(无名)

展览的震撼和眼前的留言,引发我的思考。拉贝因为曾经加入纳粹,在二战后的德国处境不好,南京市民并未忘记这位在乱世中撑起一片天地的恩人,为他证明清白,筹集了稀缺的食品和2000马克寄给他。当年的拉贝和善良的南京市民,尽管政治信仰或思想理念有异,却具有超越国界、民族和信仰的普遍慈悲和做人底线。拉贝的祖国正是和屠杀南京人民的日本帝国主义同一条战线的德国。显然,在拉贝心中,有比自己的国家价值更高的东西,有即便是国家利益也不能冒犯的信念,有所谓“民族大义”也不能逾越的底线。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后来的某些年代,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一些人丧失了基本的爱心和做人的底线,以致酿成中国文化史和政治史上的悲剧。拉贝以自己毫无功利的善行为人类树起了一座尊重生命、坚守底线的特殊丰碑。想到这里,我写下了留言:

“‘民族大义’让位于人道精神。”——拉贝先生给我们的启迪

当合肥石油公司的女士拿起相机准备拍下我的留言时,我犹豫了。我知道她未成年的儿子当下诚然需要普世观念的教育,但也需要民族大义的教育。想到这些,我对女士说:对不起,我重写一张。我于是提笔将尖锐的文字改为较为平和的表达:“人性的光辉,超越的精神”,并撕下第一张留言作纪念。

写完留言,拉贝平易亲切的形象和举重若轻的功业,时刻萦绕于我脑际,集平凡与伟大于一身并如此震撼我心灵的无过于拉贝。早年学物理时曾经仰望爱因斯坦,后来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又深深服膺马克思。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如日中天时便看出其深层矛盾,并提出重建理想;爱因斯坦则在经典物理大厦建成不久便重新开掘更深广的地基,又在德国法西斯主义刚一露头时坚决与之作斗争。不过,这样超越世俗主流的天才,对普通人而言,只能崇拜与仰望。造成这样的旷世奇才,虽缘机遇之垂顾,但主要应归因于非凡的才能。对于普通人而言,拉贝以自己的光辉榜样指出了另一条更为平实自然的人生之路:习于平凡,恪守人道,踏实认真,勇于担当。拉贝不属其同胞马克思与爱因斯坦类型——具有超越世俗主流的敏锐与才智,但他却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是超越世俗主流的道德楷模,达到了另一座高峰,其品格比起两位同胞来毫不逊色,因而他能在特定的条件和机遇下成就平凡而伟大的功业。这样平实自然的人生与爱因斯坦晚年对年轻人的人生建议十分吻合,在给一位印度青年的信中,爱因斯坦指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同胞们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我们应该诚实地回报他们的劳动。我们不仅应该从事一些能使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还应从事公认为能为他们服务的工作。……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即使是天才,要想取得一点真正有价值的成就,也是机会极少的,因此很有可能在你精力旺盛、工作状态最佳的年华已经过去的时候,你会感到失望。出路只有一条:选择教书或者其他与你的爱好不相违背的实际工作,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把余下的时间用于研究。这样你即使得不到缪斯女神的恩赐,起码也能度过正常而和谐的一生。”(海伦•杜卡斯等编:《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57页。)

当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和疲惫的身体走出拉贝故居时,大门两旁的早餐车仍挤满顾客,院墙南面的杂货亭也生意正忙,马路上的熙攘印证着南京的繁华。我突然感到,普通的南京市民以喧闹的日常生活陪伴着拉贝,平凡而伟大的拉贝一直与南京市民同在,并早已在精神上获得了永生。

7月10日下午,我步行到太平门乘44路公交车,自北向南经过鸡鸣寺、总统府、夫子庙等景观到达雨花台南大门。虽然上世纪60年代以来曾参观过多次,但多年未来变化不小,除原有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亭和群雕等,园内增设了宋代文天祥与杨邦乂二忠祠,标出了江南第二泉景点,还有明代方孝孺的墓园。瞻仰过革命烈士,我又选择了未曾去过的方孝孺墓园。方孝孺是我久仰的古代大儒。永乐皇帝夺位后召方孝孺起草登极诏书,方投笔于地,受迫再写时写下“燕贼篡位”四字。最后方孝孺遭凌迟处死,并被灭十族(九族加朋友弟子)。朱棣创造了殃及学生的“灭十族”酷刑,而方孝孺成为了舍生殉道的千古忠烈。墓园位于北部一座小山的北坡,先从南坡登上山顶,再沿一条蜿蜒曲折而林木葱茏的石阶小道走到尽头,便可见新修的精致石牌坊。横额用小篆镌刻着“天地正气”四个大字,石柱上的对联令人沉痛而肃然起敬:“十族殉忠天遗六氏,一抔埋血地接孝陵。”牌楼后面是方孝孺的半身铜塑雕像,头戴明代官帽,表情忧虑而平淡,似一儒生官员,与我心目中的忠烈大儒相去甚远。再向前几步,便是高大的墓茔,巨大的墓碑上写着“明方正学先生之墓”。

我站在墓茔前肃立致敬,四周绿树环抱,空无一人,偶尔传来几声鸟鸣,真是“空山不见人,鸟鸣林愈静”的境界,这里也确是方孝孺长眠的佳地。接着我沿路折向右方,进入镌刻历代名人赞颂方孝孺的碑林。第一块碑文是明末大儒陈继儒的赞语:“浙中第一名儒,国朝第一忠臣”,有一块刻着李鸿章的题词“明方正学先生之墓”。接着还有鲁迅、胡适、郭沫若等人的颂词。这些众口一词的赞语,凝聚着不同时代精英们的切身感受。我一直十分钦佩方孝孺,不仅因为人格和勇气,还因为他牺牲个人和亲族而维系了一种“机制”。每个社会都有其稳定的运行机制,从某种视角看,中国封建社会所以在专制体制下仍有所活力和创造,仍能产生不少科技专家、文艺大师、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因为它尚能在道统勉强抗衡政统的机制下蹒跚而行。若破坏这一机制,推行“朕即真理”的极端专制主义,则封建王朝必定大起大落,难得的明君很难支配历史进程,动乱与衰亡无可避免。这是中国历史一再昭示后人的史实。方孝孺没有“朕即真理”的迷信,在军政力量丧失、自己被捕入狱的情况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仍然企望以殉道来抗衡失范的政统。这是中国2000余年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和官员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也是华夏民族在极端专制主义统治下历代不乏不畏强暴、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义士的重要原因。一旦丧失这种精神品格,一旦缺少了方孝孺式的硬汉,中国的封建统治便会很快坠入最黑暗的深渊。

令人遗憾的是,在异常残酷的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方孝孺式的硬汉格外难在中国得见。其原因正如鲁迅所先生深刻分析的,“别国的硬汉比中国多,也因为别国的淫刑不及中国的缘故。我曾查欧洲先前虐杀耶稣教徒的记录,其残虐实不及中国,有至死不屈者,史上在姓名之前就冠一‘圣’字了。中国青年之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但皆密不发表。不能受刑至死,就非卖友不可,于是坚卓者无不灭亡,游移者愈益堕落,长此以往,将使中国无一好人,倘中国而终亡,操此策者为之也。”(《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85页。)鲁迅深深忧虑于中国的硬汉命运、社会风气和统治者的治策,认为这些关乎中国的兴衰存亡。但是鲁迅并不悲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18页。)

自从世界创造并流行先进思想政治文化以后,人们便不能不重新审视中国封建道统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资中筠女士关于方孝孺的比较研究尤应关注。资先生前半生从事外交工作,年过半百后转为专业学者,是美国问题专家。但恰恰是这样跨专业的独到眼光,写出了许多广受欢迎而切中肯綮的精彩文章,其中包括开辟方孝孺研究新境界的论文《方孝孺和布鲁诺》。论文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深刻揭示出方孝孺的历史局限性和二者文化土壤的差别:“就抽象的个人道德而言,方孝孺和布鲁诺都是铮铮铁汉,为捍卫自己认定的‘死理’宁死不屈。但是,他们各自捍卫的‘道’和‘理’却有天壤之别。对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来说,……这就是科学。……方孝孺维护的是什么呢?是朱元璋的孙子还是另一个儿子当皇帝,这里面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吗?于国于民究竟有什么区别?何况这甚至不是改朝换代,明朝就是朱家天下,朱棣说得坦率:‘此本朕家事’,……可是至少从秦统一中国的两千多年中,一代一代的中国士大夫为帝王的‘家事’操心,耗尽聪明才智,献出理想、忠诚,多少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努力推动历史前进了么?……西方历史上学而仕者只是少数,有大批超越于政治的独立知识分子,而中国的‘士’的唯一出路是‘仕’,只能把智慧贡献给政治,而政治又等同于朝廷。‘学得文武术,售于帝王家’,如果帝王不买,‘经世致用’就完全落空。”(资中筠:《士人风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4-147页。)

资中筠先生对方孝孺的历史局限性尤其是盲目的愚忠行为作出的深刻分析,无疑会启迪明史学界和中国文化史界的新思维。我想补充的是,方孝孺被称作大义凛然、从容赴难的忠臣,是明代万历皇帝为其平反以后的结论。而当年的永乐皇帝曾视其为稳定朝政的最大障碍,制造了“灭十族”的血腥杀戮。方孝孺前后冰火两重天的评价在中国封建时代绝非特例,如岳飞、于谦、史可法、钱谦益等人。抗清的史可法在清兵南下时被杀,一百多年后的乾隆为其平反并树碑立传,建造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另一位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和一代名臣钱谦益则恰与史可法相反,钱谦益在清兵占领南京时投降,随即被请到京城北京继续做官,一百多年以后,又是乾隆皇帝认为钱谦益一仆二主,将其贬入《贰臣传》。在这一反复出现的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秘密:支配封建统治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当前利益,而非口头宣称的微言大义,所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当清代初年最需要镇压反抗力量并扩大自身势力时,是否归顺清王朝成为主要矛盾,因而清朝杀戮史可法而宽容钱谦益;到了乾隆时期,反清势力不复存在,此时的主要矛盾转为臣民的忠诚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忠君思想,史可法因忠君得以树碑立传,钱谦益因叛降而贬为贰臣。现实的评价与后来的评价竟有霄壤之别,而更长远积淀下的历史评价又常常接近于后来的评价,也即视方孝孺为忠节,史可法为英雄,钱谦益为贰臣。

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衡量社会发育水平的规则:越是落后的民族或时代,历史人物的当下评价与历史评价的差距就愈大;反之,越是先进的民族或时代,历史人物的当下评价愈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但愿以权势者当下利益为中心的易于造成大起大落的人物评价愈来愈少,直至成为历史陈迹。

几天的南京自助游,使我更加喜爱南京。今日的南京生机勃发,底蕴深厚,“玉树歌残王气终”,“英雄一去豪华尽”的衰败早已成为过眼烟云,而将山河林木的秀美、繁华方便的闹市、历史古都的底蕴、独特别致的景点交织融合得如此完美,中国的城市无出其右。南京实在是既宜于初游,又适于深度游的少数城市之一。年富力强而条件优越者,固然可以穿梭于世界著名景区而赏心悦目,但我更看重与偏爱需要敏感心灵、独特审美的深度旅游,它让人主要依靠内心的丰富而达于赏心悦目。令人惋惜的是,南京如此多的免费优秀文化知识景点其境过清,我探寻的几处景点,除拉贝故居有少量游人外,均是孤人独游。在旅游这一人类古老而又时新的活动中,我始终觉得,中国古代士人的创造性境界,至今仍无法逾越。唐代诗人刘禹锡到秦淮河寻访东晋古迹,只见到“万户千门成野草”的荒凉之景,却能以丰富的想象、熟识的史实和高超的审美写出千古名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用抽象的史论,使人在诗情画意中体味到人事的兴衰和历史的沧桑。

我们在千年以后仍可在秦淮河旁观赏重建的乌衣巷和王谢纪念馆,实在要感谢刘禹锡这趟非凡的创新旅游。徐霞客的旅游集地理发现、人文考察和散文创作于一体,《徐霞客游记》因此成为文理俱美的“千古奇文”,今日的游客受定量化、标准化的旅游管理模式和快速便捷的旅游设施的双重制约,已无法创造这样深游细品的杰作。当然,我并不悲观,我知道富于个性的、身心俱游的深度旅游时代在中国尚未到来,恰如富于个性的教育时代和科研时代尚未到来一样。旅游的风格、魅力和创造力正有无限的发挥空间,每一个人都可能既是消费者,又是创造者。

 

2012年8月12日

投票操纵可以避免吗?——从达米特说起

2011 年 12 月 26 日,以研究毛泽东而蜚声海外的中国历史学高华不幸去世(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这本书)。一天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以诠释弗雷格而闻名于世的英国哲学家达米特(Michel Dummett)撒手人寰。

在分析哲学界,达米特是当之无愧的泰斗级人物。一个念分析哲学的人如果不知道达米特的大名,就像一个研究毛泽东的人不知道高华一样,那简直等于进了一间黑屋而没有摸到大厅的开关,或者干脆连进门的钥匙都没摸到。

你一定想不到的是,达米特这样一个绅士级别的、晚年还获得了爵士称号的老学究,竟然是塔罗牌的资深玩家。作为世界扑克协会的元老级成员,他写过 8 本关于塔罗牌的书,几乎和他的哲学著作一样多。不过人家毕竟还是老学究,虽富英式幽默,但绝不八卦,对于塔罗牌最为人所熟知的、也最富娱乐性的占卜功能,他老人家不屑一顾。在他写的 8 本塔罗牌的书里,有一多半都是关于塔罗牌历史的。通过对塔罗牌前世今生的仔细考察,他发现塔罗牌的占卜玩法是 18 世纪才出现的,而在此之前,塔罗牌和我们通常扑克牌的玩法差不多,都属于竞技策略型的游戏。他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塔罗牌的 12 种玩法》。在他已是学界泰斗时,达米特还写了一本为考生和其他人准备的《语法与写作指南》。这一看上去有点掉价的的举动,其实出自达米特深切的人文关怀,他希望借此能改善普罗大众的文字修养,减少文盲的存在。

达米特的第一本重要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弗雷格:语言哲学》(Frege: Philosophy of Language)直到他 48 岁时才出版。相比康德 57 岁才发表连法国贵妇都用来装点门面(用现在的话叫装B)的《纯粹理性批判》,达米特似乎还不算晚,但康德在 31 岁就发表了提出星云假说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这样比起来,达米特是真正的大器晚成。那么,年轻时的达米特都干啥了呢? 玩扑克牌去了吗?或许吧。不过那些关于塔罗牌的书其实都是后来才写的。年轻时的达米特在干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反抗种族主义。鉴于种族主义当时在英国大行其道(这次的伦敦奥运会大概让人对此并不陌生),他认为做愤青比做学者更有价值。直到达米特认为自己在反种族主义事业中已经做不出什么贡献了,他才开始投身哲学。弗雷格成了他的首要研究对象。而让他万分震惊的是,弗雷格这个被认为是绝对理性的人,竟然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这件事让他感到,关于人类的某些事情似乎还是不知为妙。

如果青年达米特只是个愤青,那就太对不住他牛津大学的博士头衔了。所以在愤青之余,青年达米特还干了一件事:研究怎么投票(貌似离愤青也不太远)。尽管他的第一本关于投票理论的书直到 1984 年才出版(在这本书中,达米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投票方法:比例博尔达投票法。),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米特就和 Robin Farquharson 一起合写过关于投票理论的重要文章。今天很少有人知道,投票理论中一个最重要的不可能性定理——Gibbard-Satterthwaite 定理,其实差一点就是达米特的囊中之物,它本该叫 Dummett-Farquharson 定理。事实上,这个定理的内容正是由他们两人一起提出的。

那么,这个和达米特相提并论的、名字听起来像国际通用骂人语的 Farquharson 又是何许人也呢?简单来说,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英年早逝的、几乎被后人遗忘的、遭上天嫉妒而疯掉的、命运极其悲惨的南非天才。按照 Dummett 的看法,如果不是因为遭受精神病的折磨,在社会选择领域,他原本可以成为和阿罗并驾齐驱的奠基者。

Farquharson 的求学经历和阿马蒂亚·森有点类似,他先在国内读完本科,然后又去英国牛津大学拿了一个学士学位。在牛津读本科期间,他对美国参议院的选举产生了浓厚兴趣。让他惊讶的是,选举结果通常是违背大部分人意愿的。当同一党派的参选人过多,导致选票分散到该党派不同竞选者身上时,简单的多数投票法就很容易造成这种后果。下面是众多真实案例中的一个:

1971 年,美国康乃尔大学所在地举行市长选举,共有 2 名民主党人和 3 名共和党人参选。最后获胜的是一位民主党人,但他只得了 29.1% 的选票,与之最接近的一位共和党人以 28.9% 的微弱劣势败北。最糟糕的是,3 名共和党人一共获得了 60.7% 的选票,换言之,在该市大部分人都支持共和党人的情况下,最后竟然让一个民主党人当选了。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共和党少一个人参选,那么很可能当选的就是共和党人而不是民主党人。另一个与之等价的方法是,某些支持共和党的选民不是把票投给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共和党人,而是投给那个人气最旺的共和党人,这样就会让某位共和党人当选。尽管这个结果不是他们最满意的,但至少要比让一个民主党人当选好得多。这种通过不诚实的投票,而获得让自己更满意的结果的行为叫做策略操纵。很显然,能够进行策略操纵的投票规则是不令人满意的,因为这会让诚实者吃亏而让欺骗者得利。同时,如果策略操纵是有利可图的,那么投票结果就很难反映人们的真实意愿。因此,如何避免策略操纵,成为投票理论中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

现代投票理论,以及更一般的社会选择理论虽然诞生于 1950 年代,但其真正繁荣是在 1970 年代。在此之前,除了阿罗外,Farquharson 几乎没有任何现代文献可以借鉴。而让 Farquharson 吃惊的是,阿罗竟然完全回避了投票中的策略操纵问题。在既无名师指导,也几乎没有人可以交流的情况下(当时牛津大学只有他的导师支持他研究这玩意,其他人都不感兴趣),Farquharson 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取灵感。他一方面将研究的触角伸向更久远的历史,找到了继孔多塞和博尔达之后的又一位研究过投票理论的重要人物:Charles Dodgson(因为《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儿童小说,他的笔名 Lewis Carrol 更为人熟知),另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刚兴起不久的、由摩根斯坦和冯·诺伊曼开创的博弈论。这两方面的探索都给了他重要启发。

1958年,Farquharson 完成了题为《投票理论》(Theory of Voting)的博士论文。这篇继阿罗之后填补空白的重要论文拖了 10 年之久都未能出版。原因颇让人纠结: Farquharson 坚持要求他的书用彩色印刷,而以当时的技术和成本,没有哪家出版社愿意这么干。最终,直到 1969年,耶鲁大学出版社以黑、白、红三色印刷出版了 Farquharson 的杰作。甫一出版,这本书就获得了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颁发的年度社会科学著作奖。

1961年,Farquharson 与达米特在经济学顶级杂志 Economitrica 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Stability of Voting。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将 Ducan Black 的单峰偏好定理的条件弱化了。Ducan Black 的定理指出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民主投票制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那个阿罗最初认为是自己的全新发现,后来在一本杂志中得知已被人抢先证明了的结果),而 Farquharson 与达米特的工作则相当于给民主投票制划出了更大的可以合理使用的范围。尽管达米特谦虚的表示这篇论文只有最后两三页才是他写的,但达米特的贡献却是实质性的。Farquhason 虽然猜想到了 Ducan Black 的定理条件可以弱化,但未能证明,于是求助于达米特。证明最终是由达米特完成的。同样是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提出了防止策略操纵是不可能的这一猜想,更准确的表述是,在竞选者超过 2 个的情况下,如果投票者只对竞选者给出线性排序(不是打分),那么不存在一种投票规则可以同时满足以下 4 个条件:

  1. 决断性:即投票结果只能选出一个人当选,不能同时选出多个人当选。
  2. 完满性(surjective):即每个竞选者都有当选的可能,不能出现无论选民如何投票,有人总是不能当选的情况。
  3. 非独裁性:即投票结果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
  4. 防策略操纵性:即没有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投票(在其他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而获得更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Farquharson 和达米特当时都没有去证明这个猜想。前者是没有条件从事学术研究了,他在 1950 年代中期就开始受狂躁抑郁症的折磨。1955 年的一个晚上,就在牛津大学的评审委员们投票决定给 Farquharson 一个职位时,Farquharson 给牛津大学打来一个电话,声称自己有一个重大发现,此发现可以解决数学、数理逻辑、经济学以及投票理论中的诸多难题,并让听电话的人找纸和笔记下来。这个电话让学校意识到 Farquharson 已经精神失常,最终没有给他这个职位。自此以后,Farquharson 再也没有获得稳定的大学职位。此后他过了一段嬉皮士的生活,期间一度沦为街头流浪汉。1973 年,年仅 43 岁的他被一起火灾责任事故殃及而烧成重伤,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一个天才就这样悲催的离开了人世。

那么达米特又为何没有去证明自己提出的猜想呢?原因是他错误的估计了证明的难度。直到若干年后,当他准备写一本关于投票理论的书而向阿马蒂亚·森索要相关文献时,才得知这个猜想已被证明,而且被证明了两次(分别被 Allan Gibbard 和 Mark Satterthwaite 于 1973 年和 1975 年独立证明)。这让达米特大受刺激,于是决定在不看已有证明的情况下单挑,结果达米特一口气给出了 3 种不同的证明。直到晚年在一篇纪念 Farquharson 的文章中,达米特还对此耿耿于怀。是啊,早知道证明这么简单,当初动手证一下就没 Gibbard 和 Satterthwaite 两人什么事儿了。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如此一来至少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个定理的名字不会那么难记了。

2012年8月10日

将博客导入到 Blogger 的问题及其非完美解决

Blogger 的设置中虽然有从其他博客导入的功能,但每次都会提示服务器错误之类。网上的很多办法都不管用,最后找到一个可以勉强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果你是想从 wordpress.com 导入到 blogger,则先在 wordpress 中导出你的文章和评论,然后访问这里,进行转换,最后再利用 blogger 的导入功能。导入后文章会处于草稿状态,不会直接发布,需要手动发布。由于 blogger 有防垃圾功能,好像一次导入文章数量不能超过 50 篇,我的文章数量恰好不够 50 篇,所以没出现问题。如果有问题,则需要对 xml 文件进行分割,分割方法请自行 google。

如果想从其他博客搬家至 blogger,则不能直接利用上面的转换方法(我试过博客园未成功),一个或许可行的方法是先将其导入到 wordpress,然后再从 wordpress 导入到 blogger。

Blogger 的其他功能都很赞,其自定义模板的功能既足够灵活又容易上手。但是导入功能做的这么差实在是不应该,这会阻碍很多人将博客搬至这里。

利用 MathJax 在博客中写数学公式

终于找到了比较完美的在博客中支持 LaTeX 的方案。wordpress.com 虽然也支持 LaTeX,但是有 2 个缺点:
  1. wordpress.com 是利用 wordpress 的wp latex 插件支持 latex 的,必须使用 \$latex \$ 这样的格式,而不能直接使用 \$ \$ 来输入公式,这使得无法直接利用在其他地方已写好的 tex 源码;
  2. 生成的公式是图片格式的,不支持矢量缩放和拷贝。
今天发现了一个在线生成 LaTeX 的利器:MathaJax,它支持多种数学公式语言,其中也包括 LaTeX,并且生成的公式支持矢量缩放和拷贝(拷贝方法参见这里)。但要在博客上获得 MathJax 的支持,必须要求博客空间提供自定义模板的功能,而大部分比较 popular 的国内免费博客空间,如新浪、网易、百度等都不提供该功能。下面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墙内免费博客空间博客园支持自定义模板。当你在博客园开通博客后,在博客管理的“设置”页面的“页首Html代码”处拷入下面的代码即可: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Hub.Config({
tex2jax: {
  inlineMath: [['$','$'], ['\\(','\\)']],
  processEscapes: true
  },
TeX: {
            equationNumbers: {
                autoNumber: ["AMS"],
                useLabelIds: true
            }
        },
        "HTML-CSS": {
            linebreaks: {
                automatic: true
            },
            scale: 85
        },
        SVG: {
            linebreaks: {
                automatic: true
            }
        }
});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mathjax.org/mathjax/latest/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
</script>
其中的 scale: 85 是指公式大小的缩放比例,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这样设置后你不但可以直接像在 LaTeX 中那样写行内公式和行间公式,而且还可以使用 LaTeX 的公式自动编号和引用的功能。不过目前还不支持定理环境。

这里是一个测试页面,可以看到生成的公式还是非常漂亮的。这里是我翻译和稍作改写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证明。在 Ubuntu 下的 Chrome 浏览器、Firefox 浏览器和 Windows 下的 Firefox 浏览器下测试均显示正常,但在 IE 浏览器中公式下标会有显示不完整的情况,不知是不是我的个别现象,大家也帮忙测试一下。

方案二:墙外博客空间 www.blogger.com 是 google 提供的博客服务,具有较强的可定制性,开通后在自定义模板的 html 代码中找到 </head>,在这之前填入上面的代码即可。

利用 MathJax 生成数学公式仍然有两个缺点:
  1. 生成公式的速度较慢;
  2. 在 RSS 阅读器中只能显示公式的源码,必须点击文章的原始链接才能看到公式,这个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优点,因为方便了代码的重用。
本文中的代码参考了http://zhiqiang.org/blog/it/mathjax-make-mathematics-beautiful.html,特此致谢!关于更多对 MathJax 的定制,请参考 MathJax 的帮助文档。

2012年8月9日

利用 ScribeFire 扩展“一稿多投”

这里的“一稿多投”是指,你在编辑器写好文章后一次性发布到你的多个博客站点,而不必采用复制、粘贴这样的低级方法。这对于有多个博客需要同时打理的作者来说是很现实的需求,特别是在网络审查作威作福的情况下,同时在墙外建一个博客备份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推荐的 ScribeFire 扩展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ScribeFire 扩展有 Firefox、Chrome、Safari、Opera 各种版本(我用的是 Chrome 版,Firefox 版功能最强),你可以通过这几种浏览器登录 ScribeFire 后点击 Install Now 安装。

安装后你需要将你的博客地址以及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添加进去(Chrome 版请点击左上角的“添加新博客”)。不同的博客站点设置有所不同。

最简单的是其中预置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博客站点,如 blogger(被墙了)和 wordpress(也被墙了),这些你只要输入你的博客网址后,点“下一步”,然后输入你博客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

其他的设置则要稍微麻烦一点,需要手工输入 API 地址。网易和新浪博客的 API 地址如下:
  • 网易:http://os.blog.163.com/api/xmlrpc/metaweblog/
  • 新浪:http://upload.move.blog.sina.com.cn/blog_rebuild/blog/xmlrpc.php
博客园(cnblogs)的设置:输入博客网址后,选择博客类型为 MetaWebblog,输入 API 地址,该地址可以在博客园的“管理-设置”页面的最下面找到,一般形如:http://www.cnblogs.com/用户名/services/metaweblog.aspx。另一种方法是在输入网址时填入:http://用户名.cnblogs.com(而不是你的博客的真实网址:http://www.cnblogs.com/用户名),然后点击下一步,软件会自动填写好 API 地址。

利用 micolog 在 GAE 搭建的博客的设置请参考这里,注意将相应位置改成你自己的 id,其中的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需要预先在你的博客中设置。

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如何设置发布到 diandian 博客的方法,但貌似有人在 diandian 也测试成功了。

本文参考了以下网页,特此致谢:

2012年8月7日

测试 LaTeX

This is an array.

\begin{array}{cc}
a & b \\
c & d
\end{array}

In equation \eqref{eq:sample}, we find the value of an interesting integral:
\begin{equation}
\int_0^\infty \frac{x^3}{e^x-1}\,dx = \frac{\pi^4}{15} \label{eq:sample}
\end{equation}

2012年8月5日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证明

首先引入一些必要的记号和定义。令有穷集 $N=\{1,\ldots,n\}$ 为 $n$ 个投票者构成的集合,令 $X$ 为所有备选项构成的集合,每个投票者 $i$ 对 $X$ 的排序记作 $\succeq_i$,所有投票者对 $X$ 的一组排序 $(\succeq_1,\ldots,\succeq_n)$ 记作 $\vec{\succeq}$,称为一个排序组合。一个投票规则 $V$ 的作用就是,输入一个排序组合 $\vec{\succeq}$,则返回一个社会排序 $V(\vec{\succeq})$。
阿罗意义上的投票规则要求,每个投票者的排序 $\succeq_i$ 和最后得到的社会排序 $\succeq_V$ 都是弱序,即要满足下面两个性质:
  1. 传递性:对任意 $x,y,z\in X$,若 $x\succeq y$ 且 $y\succeq z$,则 $x\succeq z$;
  2. 完全性:对任意 $x,y\in X$,要么 $x\succeq y$,要么 $y\succeq x$(由完全性知,弱序也满足自反性,即对任意 $x\in X$,$x\succeq x$)。
我们称满足这些条件的投票规则为阿罗投票规则(阿罗称之为社会福利函数)。
任给弱序 $\succeq$,我们用 $\succ$ 表示其中的严格排序,即 $x\succ y$ 当且仅当 $x\succeq y$ 且并非 $y\succeq x$。我们用 $x\succeq_{V}y$ 表示,在社会排序 $V(\vec{\succeq})$ 中 $x$ 至少和 $y$ 一样好。类似的,$x\succ_V y$ 表示,在社会排序 $V(\vec{\succeq})$ 中 $x$ 严格好于 $y$。
一个阿罗投票规则 $V$ 是独裁的,意指存在某个独裁者 $i\in N$,使得对任意排序组合 $\vec{\succeq}$,对任意 $x,y\in X$,只要 $x\succ_i y$,则 $x\succ_V y$,即社会排序 $\succeq_V$ 中的严格排序完全等同于独裁者 $i$ 的严格排序。现在严格表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如下:
定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若 $X$ 中的备选项超过两个,则不存在非独裁的阿罗投票规则 $V$ 能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帕累托条件(即一致同意性):对任意排序组合 $\vec{\succeq}$,对任意备选项 $x,y\in X$,若 $N$ 中投票者一致认为 $x$ 严格好于 $y$,则在社会排序 $\succeq_V$ 中也有 $x$ 严格好于 $y$;
独立性条件:对任意排序组合 $\vec{\succeq},\vec{\succeq'}$,对任意备选项 $x,y\in X$,若排序组合 $\vec{\succeq}$ 与 $\vec{\succeq'}$ 关于 $x,y$ 的个体排序相同,则 $\succeq_V$ 和 $\succeq'_V$ 关于 $x,y$ 的社会排序也相同。
换言之,在备选项超过两个的情况下,同时满足帕累托条件和独立性条件的阿罗投票规则一定是独裁的。为了证明这个定理,我们先引入两个重要概念。
定义 1(决定性联盟):给定投票规则 $V$,称非空集 $G\subseteq N$ 在 $V$ 下关于 $(x,y)$ 是决定的,若对任意排序组合 $\vec{\succeq}$,只要 $G$ 中的投票者一致认为 $x$ 严格好于 $y$,则社会排序 $\vec{\succeq}$ 中也有 $x$ 严格好于 $y$;称 $G$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若 $G$ 在 $V$ 下关于所有 $(x,y)$ 都是决定的。
易见,若单点集 $\{i\}$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则 $i$ 是 $V$ 的独裁者。下面的证明本质上源自 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Amartya Sen,他将阿罗的原始证明整理得更清晰了(阿罗的原始证明难以看出独立性条件在证明中的使用)。证明思路如下:
  1. 根据定义,若 $V$ 满足帕累托条件,则 $N$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
  2. 先证明关于决定性联盟的收缩引理:若非单点集 $G$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则 $G$ 的某个真子集 $G'$ 也是 $V$ 的决定性联盟。
  3. 由于 $N$ 是有穷的,根据 1、2 归纳可得,存在由一个人构成的决定性联盟,即独裁者。
该证明包含了帕累托条件的明确使用,而独立性条件的使用则暗藏在收缩引理的证明中。为了证明收缩引理,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弱决定性联盟。
定义 2(弱决定性联盟):给定投票规则 $V$,称非空集 $G\subseteq N$ 在 $V$ 下关于 $(x,y)$ 是弱决定的,若对任意排序组合 $\vec{\succeq}$,只要 $G$ 中的成员一致认为 $x$ 严格好于 $y$,且 $G$ 外的成员(若有的话)一致认为 $y$ 严格好于 $x$,则社会排序 $\succeq_V$ 中也有 $x$ 严格好于 $y$。
显然,若 $G$ 在 $V$ 下关于 $(x,y)$ 的决定的,则 $G$ 也在 $V$ 下关于 $(x,y)$ 也是弱决定的。反之是否成立呢?如果 $V$ 满足帕累托条件和独立性条件,则反过来不仅成立,而且我们还有如下更强的结论:
引理 1(扩展引理):设 $V$ 是满足帕累托条件和独立性条件的阿罗投票规则。若 $G$ 在 $V$ 下关于 $(a,b)$ 是弱决定的,则 $G$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即 $G$ 在 $V$ 下关于任意 $(x,y)$ 都是决定的)。
这个结论有些令人意外,其证明需要使用独立性条件。
证明:设 $V$ 是满足帕累托条件和独立性条件的阿罗投票规则。设 $G$ 在 $V$ 关于 $(a,b)$ 是弱决定的,任给 $(x,y)$,我们证明 $G$ 在 $V$ 下关于 $(x,y)$ 是决定的。不妨设 $x,y$ 与 $a,b$ 均不相同(相同的情况类似可证)。任给排序组合 $\vec{\succeq}$,使得 $G$ 中所有成员一致认为 $x$ 严格好于 $y$,只需证 $x\succ_V y$。考虑如下的排序组合 $\vec{\succeq'}$,其中
  • $G$ 中的投票者认为:$x\succ' a\succ' b\succ' y$
  • $G$ 之外的投票者认为:$x\succ' a$,$b\succ' y$,$b\succ' a$,且对 $x,y$ 的排序与 $\vec{\succeq}$ 保持一致
易见,$G$ 中成员一致认为 $a$ 严格好于 $b$,且 $G$ 外的成员一致认为 $b$ 严格好于 $a$,由于 $G$ 在 $V$ 下关于 $(a,b)$ 是弱决定的,故 $a\succ'_{V}b$。由于在 $\vec{\succeq'}$ 中所有人都认为 $x$ 严格好于 $a$,$b$ 严格好于 $y$,据帕累托条件有,$x\succ'_{V}a$,$b\succ'_V y$,据社会排序的传递性可得,$x\succ'_V y$。注意到 $\vec{\succeq}$ 与 $\vec{\succeq}$ 关于 $x,y$ 的个体排序是一样的,由独立性条件有,$x\succ_V y$,证毕。
有了扩展引理,现在我们可以证明下面的收缩引理了。
引理 2(收缩引理):设 $V$ 是满足帕累托条件和独立性条件的阿罗投票规则。若非单点集 $G$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则 $G$ 的某个真子集 $G'$ 也是 $V$ 的决定性联盟。
证明:由于 $G$ 是非单点集,故可将 $G$ 划分成两个不相交的非空子集 $G_{1}$ 和 $G_{2}$。考虑满足如下条件的排序组合 $\vec{\succeq}$(由于备选项超过两个,故可以做到):
  • $G_{1}$ 中的投票者认为:$x\succ y\succ z$;
  • $G_{2}$ 中的投票者认为:$y\succ z\succ x$;
  • $G$ 之外的投票者(如果有的话)认为:$z\succ x\succ y$。
注意到 $G$ 中所有投票者都认为 $y$ 严格好于 $z$,由 $G$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可得,$y\succ_V z$。现在分别考虑两种情况(由于 $\succeq_V$ 是完全的,故有且仅有两种情况):
  1. $x\succ_{V}z$。任给排序组合 $\vec{\succeq'}$,使得 $G_{1}$ 中的成员在 $\vec{\succeq'}$ 中一致认为 $x$ 严格好于 $z$,且 $G_1$ 外的成员一致认为 $z$ 严格好于 $x$,此时 $\vec{\succeq'}$ 和 $\vec{\succeq}$ 关于 $x,z$ 的个体排序相同,故由独立性条件可得,$x\succ'_{V}z$,这意味着 $G_{1}$ 在 $V$ 下关于 $(x,z)$ 是弱决定的,再据扩展引理有,$G_{1}$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
  2. $z\succeq_{V}x$。此时,据 $\succeq_{V}$ 的传递性有 $y\succ_{V}x$。同理于情况 1 可证,$G_{2}$ 是 $V$ 的决定性联盟。
综合 1、2,故总有 $G$ 的真子集是决定性联盟,证毕!

2012年8月3日

侠之大者:阿马蒂亚·森与自由悖论

“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这句国人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泰戈尔不仅以诗著名,他还因不满僵化的英国殖民教育,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这位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大概不会料到,他的学校会走出亚洲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这位幸运儿的大名正是泰戈尔亲自拟定的,他的名字叫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少年英雄

与作为倒闭银行家的儿子阿罗不同,森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和外公都是大学教授。从小混迹于茵茵校园,除了投身学术,森想不出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他在泰戈尔创办的学校里读完小学和中学,自由驰骋于梵文、数学和物理之间。9 岁时他目睹了 1943 年的孟加拉大饥荒,三百万人丧生的惨剧给他幼小的心灵以巨大震撼,17 岁中学毕业的他就选定了经济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开始严肃思考贫困、公正、社会福利等他的国家以及整个人类都面临的重大问题。20 岁时他以最优异的成绩在印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3 年后他又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学士学位,在他刚成为剑桥大学的博士生时,年仅 23 岁的他就被任命为印度 Jadavpur 大学经济学系首任系主任。

才华横溢的森获得剑桥大学的优秀奖学金,这笔钱允许他在 4 年里做任何他想做的研究。森做了一个大胆决定:研习哲学。事后证明,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决定,为他日后在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向人类贡献前所未有的深刻洞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 4 年的内力修为,森仍然会是一名出色的剑客,但决不会成为一代武林宗师。

由于剑桥大学不怎么待见社会选择理论,森直到博士毕业回到印度,才有机会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他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自由悖论(又称帕累托自由不可能性定理)是在印度本土做出的。

自由悖论

“自由,自由,多少罪名假汝名以行”,罗曼·罗兰的这句名言至今仍振聋发聩。森是如何界定自由这个一望而知又难以琢磨的概念的呢?森认为,尽管自由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但至少在某些私人领域,这个条件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例如,相比躺着睡,我更喜欢趴着睡,我这个口味虽然重了点,但不碍别人什么事。如果有两个社会状态 xy,除了在 x 中我趴着睡而在 y 中我躺着睡以外,其他都一样,那么社会应该偏好或选择 x 而不是 y。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些让社会遵从自己口味的私人领域(或社会状态),这一点看上去毫无争议。

然而,森发现,这个条件与另一个毫无争议的条件——帕累托条件(即一致同意性条件)竟然不能被同时满足。帕累托条件要求,如果每个人都认为 xy 好,那么社会也要认为 xy 好。帕累托条件通常被认为是效率的体现,在自由主义者看来,自由是效率的保障。计划经济之所以不如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上更有效率,就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拥有更多自由。然而森的定理表明,自由不但不是效率的保障,甚至会妨碍效率。这真是见了鬼了!

实际上,森证明了一个更强的结论。首先,他重新定义了社会整合机制。他没有像阿罗一样,要求社会整合机制在输入一组线序后,也返回一个线序,而是只要求返回一个非空集合。即社会整合机制根据个体偏好,选出最好的(可以是多个)备选项,森称这样的社会整合机制为“社会选择函数”。其次,在社会选择函数的框架下,森重新表述了自由性条件和帕累托条件,使得这两个条件都变得更弱了。

自由性条件:至少有两个个体是自由的。某个个体是自由的,意指对该个体而言,存在一对社会状态(或备选项)x, y,使得该个体能根据自己关于 x, y 的偏好,决定哪个备选项不能入选社会选择的结果集:若个体认为 x > y,则 y 不能入选;反之,则 x 不能入选。

帕累托条件:若每个人都认为 x > y,则 y 不能入选社会选择的结果集。

帕累托自由不可能性定理(Sen 1970):没有社会选择函数能同时满足自由性条件和帕累托条件。

这个结果尽管看上去令人惊讶,但证明却异常简单。假设存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社会选择函数,根据自由性条件,存在个体 A 和 B,A 关于某一对备选项 a, a' 有否决权,B 关于某一对备选项 b, b' 有否决权,不妨设 b, b' a, a' 均不相同(相同的情况类似可证)。考虑如下一组排序:

A:b' > a > a' > b > 其他选项
B:a' > b > b' > a > 其他选项
其他个体:与 A 排序一样(或与 B 排序一样)

根据自由性条件,对任意社会选择函数,a' 和 b' 都不能入选。另一方面,由于所有人都认为 a' > bb' > a,故据帕累托条件,ab 也不能入选。最后,由于每个人都认为 a > 其他选项,故据帕累托条件,所有其他选项也不能入选,这与社会选择函数必须返回非空集矛盾,证毕!

名噪江湖

凭借自由悖论一举成名的森几乎在英美所有顶尖大学都担任过教授或访问教授(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大学、康乃尔大学等),拥有超过 90 所大学的名誉学位,并曾出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和国际经济学会会长(至少在经济学领域,这近似于武林盟主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大部分时间在英美等国工作和生活,森至今仍保持印度国籍(也是其唯一国籍,即使印度承认双重国籍),而他的印度身份还曾给他带来过不少麻烦。

一次,时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的森从国外旅行回到英国,伦敦机场的官员仔细审核了森的护照,发现住址一栏写的是“剑桥三一学院院长公寓”,这位官员怎么也想不到,赫赫有名的三一学院的院长是眼前这位印度佬,于是问森是不是院长的亲密朋友(否则怎么能与院长共处一室呢),森思考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朋友”这个哲学问题,踌躇片刻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官员见森迟疑半晌,更加怀疑森是非法移民,于是盘问起森迟疑的原因。当然,这戏剧性的一幕最终妥善收场。

森不但坚持做一名印度公民,而且每年都要回国参与印度的公共事务。由于他对贫困、饥荒、不平等、剥夺等问题的研究,他被人们尊称为“经济学的良心”,这是比诺贝尔奖得主更来之不易的称谓。正如行走江湖,见面被人称呼一声“大侠”不难,而被唤作“侠之大者”的,恐怕就没有几个了。

2006 年《时代》杂志评选他为 60 年来的亚洲英雄。
2010 年《时代》杂志评选他为世界最有影响的百人之一。
2012 年他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国家人文科学奖章,成为获得该奖的首位非美国公民。

1970 年,森曾在哈佛大学与阿罗和罗尔斯共同开设“社会公正”课程,42 年后的今天,已年届 80 的他,仍然以每学期两门课程的工作量,奋战在哈佛大学的教学第一线。

2012年7月25日

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哥尼斯堡,这个德国小镇以拥有 7 座令人晕头转向的小桥而著名(直到瑞士人欧拉发明图论治好了晕头症)。一个被当地人用来对时的超级宅男诞生于此,他的名字叫康德。若干年后,康德仙逝,康德的母校迎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希尔伯特。勤奋好学的希尔伯特迅速成长为数学界的带头大哥。在风起云涌的 1920 年代,这位带头大哥为江湖侠士们编织了一个值得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伟大梦想:构造一个完美的(一致且完备的)形式证明系统,用以证明任何数学命题的真假。(这令人想起他的德国前辈莱布尼茨)。直到 1930 年退休时,希尔伯特仍然对此心怀壮志,他掷地有声的放言: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不到 1 年,横空出世的奥地利剑客哥德尔(Gödel)就无情的粉碎了希尔伯特的美梦。他以无可辩驳的数学严密性证明了,在任何一致的可以表达初等算术的形式系统中,总有一些真的数学命题是不可证明的;换言之,一致性和(足够的)完备性不可能同时达到,完美的的形式系统不存在。这就像当各路人马怀揣藏宝图四处寻找那个传闻中的巨大宝藏时,有个初涉江湖的无名少侠跳出来说,藏宝图是假的,宝藏根本不存在。

20 年后,一度为找工作发愁的美国人阿罗(Kenneth Arrow)撕碎了人们心中的另一张藏宝图。从柏拉图开始,人们就一直向往着一种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中,贤人当政,好人当道。然而,好坏这样的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如果没有一种机制能调和众人的口味,将其整合成整个社会的统一价值,那么贤人政治就只能是痴人说梦。一种完美的整合个人偏好的投票制度,一直是各路人马竞相探寻的宝藏。

阿罗也是寻宝大军中的一员。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阿罗的最高理想是当一名中学数学老师,这个很快破灭的理想成就了日后 6 个诺贝尔奖得主(除阿罗外,他的 5 个学生也陆续获得诺奖)。1940 年大学毕业后,走头无路的阿罗选择了读研,边读书边打零工,并曾一度想放弃学术,到保险公司谋个赚钱的精算师职位了却余生。苍天有眼,阿罗最终放弃了这个糟糕的念头。本科毕业 11 年后,阿罗终于拿到博士学位,其姗姗来迟的博士论文让整个学界为之震惊。

在写博士论文期间,阿罗重新发现了 18 世纪法国数学家、政治学家孔多塞(Marquis de Condorcet)发现的投票悖论: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可能导致投票结果出现循环,而循环排序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这个投票悖论经常以水果大战的面目出现。我更喜欢用西游记里的人物举例。假设如来、观音和唐僧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3 个人进行人事考核,考核意见如下:

如来:沙和尚 > 猪八戒 > 孙悟空

观音:孙悟空 > 沙和尚 > 猪八戒

唐僧:猪八戒 > 孙悟空 > 沙和尚

由于多数人(如来、唐僧)认为猪八戒比孙悟空好,故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最终考核结果为:猪八戒 > 孙悟空;同样的,多数人(观音、唐僧)认为孙悟空比沙和尚好,故最终考核结果为:孙悟空 > 沙和尚;另一方面,多数人(如来,观音)又认为沙和尚比猪八戒好,于是最终结果出现“猪八戒 > 孙悟空 > 沙和尚 > 猪八戒”这样的循环。

这个悖论一直困扰着阿罗,他没有将其看作发现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契机,而是认为它“十分讨厌”,无缘无故招来麻烦。不久,阿罗发现,如果人们的偏好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分布,例如在政治立场中,每个人的偏好要么趋左,要么居中,要么偏右,一个偏右的人不会同时趋左,同样,一个居中偏左的人也不会同时偏右,在这种情况下,像“剪刀-石头-布”这样的投票循环就不可能出现。阿罗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发表的全新发现。他兴致勃勃在一次午餐向客人介绍了自己的发现。之后他随手拿起一本《政治经济学杂志》,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其中一篇文章讲的正好就是自己的发现。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948 年秋天,阿罗终于发现了令世人震惊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认为,一个完美的投票制度至少要同时满足下面 3 个条件:

条件 1(一致同意性):如果所有人一致认为貂婵比西施好看,那么投票选出的美人榜中,貂婵也要排在西施前面。

条件 2(独立无关性):投票制度在比较貂婵和西施谁更美时,只需要知道每个人对貂婵和西施的看法(谁更美)即可,不需要知道投票者对其他无关人等(比如说杨玉环或李宇春)的看法,即使这些人也是榜单中的候选项。

条件 3(非独裁性):投票制度选出的结果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

这 3 个条件看起来都相当自然,尽管离完美标准似乎还有相当的距离。然而,石破天惊的是,阿罗用初中生都能看懂的证明表明,即使只满足这 3 个条件也不可能办到。与之等价的结论是:任何同时满足条件 1 和条件 2 的投票制度只能是独裁制。这个结果实在太悲观,以至于阿罗根据建议在博士论文中改用了一个不那么悲观的名字:一般可能性定理(general possibility theorem)。令阿罗哭笑不得的是,在麦卡锡主义恰好大行其道的年代,这个藏头露尾的可能性定理仍然让他背上了“共产主义分子”的恶名。

需要立刻提醒的是,就像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被广为误解一样,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也有严格的应用范围,不可无限推广。首先,该定理有两个隐含的前提:1、投票人数是有穷的;2、候选项至少有 3 项,这两个前提中的任何一个不满足,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即不再成立。例如,如果候选项只有 2 项,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就能够同时满足上述 3 个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该原则被广泛使用,为什么很多国家都是两党制而不是多党制);其次,阿罗考虑的投票制度只限于对线性排序进行整合的制度,阿罗称之为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该函数的输入是一组线序,输出是一个线序,因而不包括像记分制这样的投票制度。所谓完美的投票制度不可能,只是说完美的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

阿罗并非没有考虑到记分制这样的投票制度,只是他固执的认为,个体偏好具有主观性,不可公度。记分制的前提是可以统一度量不同个体的偏好,而阿罗认为,对不同个体的偏好进行运算,就像 10 个苹果 + 20 个香蕉一样没有意义。虽然我和你都对貂婵打了满分 5 分,可是这能说明我俩喜欢貂婵的程度一样吗?很可能不一样,我可能超级粉貂婵,如果满分是 100 分的话,我可能会打 100 分,而你可能只会打 95 分。另外,每个人的区分能力不一样,对我来说,99 分和 98 分是不同的,而对你来说,98 分和 95 分没有分别。这好比我手里拿着游标卡尺,而你手里只有米尺,而最后却要统一按照其中一种尺子的精度将我俩度量的值汇总,这在一个严格的数学家看来形同儿戏(实际上,一个物理学家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相反,采用排序制尽管在实际上忽略了很多信息(如偏好程度),但在数学上却经得起严格推敲。这就是阿罗拒绝考虑记分制的理由。

阿罗将其不可能性定理扩展成了 100 多页的博士论文,但单就定理证明而言,一页 A4 纸的篇幅足以胜任。这个深刻定理导致了其后一系列不可能性定理的发现,从此江湖上出现了一个叫“社会选择理论”(social choice theory)的新门派。在 1972 年的诺贝尔华山论剑中,开山掌门阿罗获得了经济学武学分支的最高奖赏。

2012年5月9日

读书笔记:《现代世界中的数学》之“数学的创新”

以下摘录引自:克莱因主编、齐民友等译:《现代世界中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这是一本论文集,收录了历史上著名数学和科学大家关于数学的论述。今天先摘录第一篇哈儿莫斯(Paul R. Halmos)写于1958年的一篇文章:“数学的创新”。这篇文章恰好谈到用不同方法重复解决同一问题的意义,可以佐证我之前的一篇博文。

Halmos将数学创新分为三类:“它可能是一个老事实的新证明,可能是一个新事实,也可能是同时处理一些事实的新方法”(p. 8)

“职业数学家的一大部分是寻求老事实的新证明。这样做的理由之一完全是为了一种愉快……另一个理由是,原来的创造者远未找到最快捷、最漂亮、最有效的途径,也没有完全领会到他想出来的东西与其他数学领域有什么联系。这还与第三个很实际的动机有关。在过去两千年间,数学已长得如此枝繁叶茂,必须不断修整、化简、系统化、统一以及凝缩。否则,把火炬传给新一代的问题就无法处理了。……

奇怪的是,找出比老证明更复杂的新证明有时还是有好处的。如果新证明建立了两个概念的前所未见的联系,时常会得到一种推广,使未来的学习者的工作比他们的老师轻松得多。笛卡儿的坐标几何,或称‘解析’几何是一个好例子。”(p. 8)

关于第二类创新:新事实,作者举的例子是伽罗华的方程可解性理论。关于第三类创新:新理论(统一的方法),作者仍然举了伽罗华的例子,然后是康托的集合论。

关于数学创新的源泉,作者列举了6个:实际应用、好奇心、历史(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失败(前人失败的尝试)和错误(前人错误的解决方案),而最难的是找到问题。“创造和洞察带来的震撼集中在问题上”(p. 13)

关于对数学创新的评价:“要能够恰当的看待一项数学创新,需要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时间。”(p. 17)

2012年4月3日

如何理性的挺韩?从韩寒愚人节的微博说起

沉寂两个月后,韩寒在愚人节这天发出了他的第一篇(长)微博,内容是纪念张国荣的。这篇深情款款、被很多人评价为“豆瓣小清新”的文章马上被质疑派挖掘出不少疑点。例如,方舟子发现,韩寒微博上的这篇文章与之前在京东网上爆出的韩寒手稿集《光明与磊落》的前言是同一篇文章,但有不少字句上的改动。方舟子以无比耐心逐字逐句对比了这两个版本,得出结论:“前言版”是对“微博版”的润色和修改,改掉了不少病句,但也有一两处原本通顺的句子被改错了。改动虽然不大,但不完全是字词的润色,也有整句及内容上的删改。这个事实立刻带来如下疑问:如果这些修改是韩寒本人完成的,那么这与其之前声称《三重门》是一口气写成的,(除了错别字)几乎没有改动发生矛盾。因为一篇20万字的长篇小说可以只改错别字,而这篇千字文却有如此之多的词句修改,这是极不符合写作常识的。这比写长篇小说可以一气呵成这个单独的事实更不符合常识。

挺韩者可以如此反驳:常识也是有反例的,韩寒就是反例。这是很多挺韩者常用的反驳方式。这种反驳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但其力度却十分微弱。因为在一两件事情上违背常识尚属可能,但在很多事情上都违背常识则令人生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比“阴谋论”更不可信的理论。

挺韩者还可以这样反驳:韩寒之前吹牛了,所谓《三重门》一气呵成是说大话,只是想显得自己牛逼,实际创作是有很多改动的。但这样一来,就难以说明网上显示的《三重门》手稿是创作初稿(因为改动很少),这将使韩寒少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明自己的证据。

挺韩者只好这样反驳:韩寒纪念张国荣的微博不是自己修改的,而是被编辑修改的。但这样一来,又与韩寒之前声称自己所有作品没有一行字是他人代笔的发生矛盾。虽然这种性质的“代笔”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但是韩寒自己把话说满了,怨不得质疑者。况且,连一篇千字短文都可以被编辑作这么大的改动,那些长篇小说的改动会少吗?

挺韩者于是说:编辑改动韩寒的文字,韩寒不知道,所以不算代笔。但韩寒之前声称,编辑哪怕改动自己的一个标点都要经过自己的确认。那么,要么韩寒知道编辑改动了,要么韩寒又说大话了。而一个经常说大话的人其诚信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看来上述挺韩的反驳都不理想。我这里提供一个符合韩寒性格特点的反驳:前言版和微博版都是韩寒写的,韩寒故意露出那些破绽,让质疑者去忙活,这是他在愚人节给大家开的玩笑。既然两千万悬赏都是韩寒开的玩笑,开这样的玩笑对韩寒来说不足为奇。在一篇被删除的博客中,韩寒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这一生致力于对各种事物开玩笑”。这是5年前的愚人节韩寒写下的话。在同一篇博客中,韩寒写道:“张国荣死的时候我正开车从北京回上海,在河北和山东的交界。说实话,四年前的当时,我只知道此人唱过倩女幽魂。”5年后的愚人节,韩寒在纪念张国荣的文章中写下了几乎相同的话。

然而,这次韩寒重提张国荣受到了空前质疑。很多质疑者认为,韩寒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把自己多天前所写的文章拿出来兜售,是在借张国荣的忌日“消费”张国荣。韩寒根本不是张国荣的粉丝,而只是在死者坟头作秀。这不仅是对死者最大的不敬,而且显露出韩寒十足的虚伪。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呢?理由有二:第一,韩寒说2003年4月1日,他在开车从北京回上海的途中,从车载广播中得知张国荣去世的消息。但张国荣是当天傍晚6点多去世的,媒体开始报道在晚上7、8点以后,韩寒不可能在当天白天听到张国荣去世的报道,因此韩寒整篇纪念张国荣的文章是建立在虚构故事的基础上的;第二,韩寒在以前的博客文章中显示出对张国荣的大不敬,如把张国荣的自杀说成是“磕死”。老实说,我第一眼看到这样的质疑也对韩寒非常不耻。然而,当我找到韩寒以前写的所有提到张国荣的文章后发现,除了“磕死”那一篇用词过于调侃,其他地方并未显示出对张国荣的不敬。其中一篇有这样的话:“张国荣翻唱,至少还有你,嗓子累了,有地方走调,有地方错词,但是,人到了一个级别,所有的错,都是对的,所有的无理,全都是道理。”有质疑者因此认为韩寒是在讽刺张国荣,但这句话后紧接着的是:“无论如何,比不过不失四平八稳的林忆莲版本要好。”虽然读懂这句话要费点劲,但这句话对张国荣是褒是贬一目了然。

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会看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呢?倒韩派从每个材料中都能发现不利于韩寒的证据,而挺韩派则对这些证据无动于衷。是挺韩派眼瞎了、脑残了,还是倒韩派带了有色眼镜,看什么都是黑的?

这里的关键在于,材料只是数据,数据本身没有意义,从无意义的数据到有意义的论断,需要经过理论的加工。即使是从材料出发的最简单的事实判断,也隐含了理论加工的过程。而不同的理论预设对同样的材料可以加工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实际上,人们通常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在没有任何理论预设的情况下,你看到的只是杂乱无章的数据。请阅读下面这段话:
报纸比杂志好,海边比大街好,一开始就跑比走好。你可能得试几次,也可能需要借助某种技巧,但很容易学,就连孩子都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一旦成功了,它就一点儿都不复杂了。鸟儿们很少会离太近,雨能迅速把它浸透了。如果有很多的人做同样的事就会引发问题,因为仅仅一个人就需要许多空间。不过,只要不发生纠纷,一切都会显得很祥和。岩石可以当作停放的地方,可是一旦挣脱开,你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人类思维中最致命的错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p.10)

你看懂这段话了吗?我想你大概和我一样,即使反复读也仍然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现在给你一个提示词:风筝。当你再读上面这段话时,是不是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那么,那个4月1日白天听到张国荣死讯的时间错误如何解释呢?倒韩派这次揪出了不少韩阵营中记忆出错或自相矛盾的地方(包括这次韩寒纪念张国荣的文章),但是否由此就能义正严辞的指责有人撒谎了呢?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样的指责过于严厉了,心理学上对记忆出错有着比故意撒谎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在《谁会认错》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甲接受节目主持人乙的采访,乙坚持要甲说些关于两性的话题,甲尽管以前写过这方面的书,但认为在此场合谈论两性不妥,因而坚持要求不谈两性而谈论政治。几年后,乙因为出名了而自己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在那次采访甲的事件中,我想谈论政治,而甲想谈论两性,而这与当初的事实正好相反。有趣的是,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韩寒和方舟子身上,大家都知道悬赏两千万是韩寒提出来的,可是后来韩寒的一篇文章中竟然说是方舟子悬赏打假韩寒的,韩寒是故意撒谎和歪曲事实吗?对此,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
当两个人对同一事件的记忆截然相反时,观察者通常会认为其中一人在说谎。……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既不会说出事情的全部真相,也不会刻意隐瞒和欺骗。我们没有撒谎,我们相信自己的讲述。就如同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我们都会添加一些细节,而省略一些不合时宜的事实,我们会对故事进行细微的自我拔高的修饰,事实会被修饰得很好,以至于下一次我们还会增加一些细节;我们确信这些细节的无伤大雅的谎言会使故事更合理更清晰,(这种修饰)最终会使我们的回忆与真实发生的事情产生出入,或者甚至回忆起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记忆就是这样成为我们个人的自我辩护的历史。(《谁会认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p. 51)

简单来说,人的记忆是很不可靠的,会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作出各种修正。记忆的偏差很少是由于记忆者故意撒谎或隐瞒真相造成的,而更多的是一种出于本能的下意识行为。

在科学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隐喻:“鱼网隐喻”。一个渔民提出一个理论:海里所有鱼的长度都超过10厘米,在此理论指导下,他做了一张网格大小为10厘米的鱼网,结果发现,每次他捞起的鱼都超过10厘米,于是,渔民更加相信自己理论的正确。倒韩派一旦假设了韩寒有代笔,那么他们在此假说下的观察和实践就会被这个假说局限,从而其观察和实践结果会不断印证假说的正确。那么,渔民怎样才能认识到自己理论的错误呢?需要有人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说:比如海里所有鱼的长度都超过5厘米,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新的观察和实践(做一张网格大小为5厘米的鱼网),这样将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挺韩派要做的就是提出与“代笔说”不同的理论假说,然后在此理论假说下去观察同样的材料,如果观察结果能很好的印证这个假说,那么将是对倒韩派的最大打击。

p.s. 其实我是一个倒韩派。但这次很多倒韩人士就韩寒纪念张国荣的文章迫不及待作出不利于韩寒的结论(如消费张国荣说),令我感到倒韩派已陷入了证实偏见之中。我希望有更多的挺韩派人士运用理性的思考来纠正这种偏见。不管倒韩还是挺韩,我们最终追问的只是事实与真相。即使事实会被理论污染,但只要可以容纳不同声音,经过充分的、理性的论辩后,真相终会浮出水面。

2012年4月2日

转载:张鹤慈:给愿意成为我的朋友的年轻人信

张鹤慈:给愿意成为我的朋友的年轻人信

(2006-08-08墨尔本)(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博讯 boxun.com)

我现居住在澳大利亚,生活不需要靠搞政治来维持,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无需要看任何组织的脸色行事。我在国外没有安全问题,说的全是我想说的话。

我的文章不是为那些和我的观点一致的人写的。因为这些文章只是一些简单的常识,他们不需要我多说什么。我的文章也不是对那些根本不看文章、就一定反对的人写的,因为这些人的观点,不是由理性、而是由利益决定的。我也许可以改变他们的观点,但我无力改变他们的利益的基础。我的文章是写给一些和我的观点可能不一样、但和我的价值、理念相同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写的。我希望通过交流、通过更多的理解,能够影响他们。

目前最根本的分歧之一,是如何看待今天的中国。一些人,如刘晓波所提到的“凡是在国外唱道德高调的,凡是在国外鼓吹暴力和政变的”人,其实不只是国外,国内也同样有大量的唱高调的人,特别是在网上用化名的人,他们对目前中国的定位是历史上最残忍、最凶恶、最毒辣、最暴虐的统治。他们认为,这样他们就占据了道德的最高点,因此有权把所有不同意他们的看法的人、所有不对今天全面否定、不用“最”字形容中共的人,统统称为伪自由主义者、软体动物、共产党的帮凶、特务等等。他们对独立笔会、对天安门母亲、和对很多具体的个人的攻击,都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占据了这个道德的制高点,任何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其言论就很容易被说成是在为中共解套,就很容易被抹黑为中共的帮凶和特务。在唱高调的比赛中,如果你想实事求是,那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

占据了这个制高点,也就可以为他们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找到理论根据,为他们那些不考虑后果、不考虑可行性的行为找到支持。他们的希望就如此这般地把中国人都逼上梁山。他们的理论和毛泽东的一穷二白、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是同一个逻辑。在中学时,我就对毛泽东的这个说法表示了怀疑:如果你开始画了,接下去,是应该擦了,让这张纸仍然是白纸、还是在接着画已经不是最新、最美的图画?

我们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让今天的中国不是在“历史上最残忍、最凶恶、最毒辣、最暴虐的统治”之下。难道只有让中国一定处于“历史上最残忍、最凶恶、最毒辣、最暴虐的统治”时,中国才能有变革的希望?这种让中国人都活不下去、才能起来革命的设想,是当年毛泽东、共产党的改朝换代的设想。变革前的苏联,难道比斯大林时代更凶残?更黑暗?正是因为在后极权主义时代,统治者已经不可能肆意妄为地统治人民,“权力者已经失去了他们前辈所拥有的原创力与严酷性”(李慎之),才使颜色革命成为可能。

对于这些说法,一些是基于个人经历的阐述,如某个人受了皮肉之苦,就一定是认为自己受到了49年以后、甚至是近一、二百年来的最危险、最凶残、最血腥对待,等等。这些,我不想花功夫论述。我想谈谈,旧中国49年后的变化。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中国已经从极权主义转化为威权主义(或称为后极权主义)。这个事实,肯思索、喜读书的年轻人能够比我阐述得更清楚、明白。我想和年轻人谈的是,你们对过去的了解,很难有真正的体会。

(下面是我(按:指张鹤慈)以前写的文章;方括号里是我(按:指张鹤慈)新加的内容。)

我想,就这个思路,纵向地谈一下中国49年后的历史。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一是,针对现在的大量的、美化50年代和美化毛泽东时代的提法,想弄清,那时的中国是否有更好的吏治。如有人指出,“当时的干部清廉和守法”。那时,干部的待遇是严格的等级制,什么级别,什么待遇,熬得十年寒窗,才能做人上人。那时可以做的到,上面跳舞,下面不许唱歌。下面的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上有党纪,下有百姓,必须从媳妇熬成婆后,才可能享受人上人的生活。但那时的一个小小的干部,就有对其属民的极大的权力,连下属的婚嫁都有否定权。反对书记就是反党,书记就可以把人送去劳教,甚至判刑;只要在他不喜欢的人的档案里写上几句,就会是此人一辈子的紧箍咒。

中国那时是否比现在,有更多的社会公正?如有人指出,“当时干部和群众的布票一样”。他们不知道,当时的高干,不但本人,连孩子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国家是全部包了下来,免费供应。布票对他们没有用处。〔中国人从来是追求终点的平等,即占有的平等,而不知道追求起点的平等,即权力的平等。今天也会为一个领导人穿了一件旧衣服而感动,而不想想就是这个穿了旧衣服的人的手中的不受约束的权力。〕

现今的中国,在社会发展、人权民主方面有没有改进。这二个问题,都是现实的问题,是有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有没有必要走回头路;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有没有渐进改革的可能。

有关毛时代的评价的第一个问题,我这里不多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会懂得。50年代,一个大学教授,一周五天,吃完晚饭,必须骑车到单位,学习两个小时。有必要让年青人了解真实的过去。看到最近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的报道,“反对改革者可以旗帜鲜明,因为打着维护社会主义的招牌,完全没有风险;支持改革者因为一些关于政治改革的言论仍然属于禁区,无法把话说清楚,让反改革势力在舆论上占了上风。”根源就是没有彻底的否定毛泽东,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四项原则。

今天的中国,没有了作为那百分之五的敌人,不存在地、富、反、坏、右及其子女的贱民。这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对国内、外的树敌,是集权国家的统治所不可少的因素。49年后,平均二、三年就是一次大的运动,就是多少人的流血、多少人的自由被送上祭坛。

改革初期,牢骚鹊起。我当时就认为,能听到牢骚,就是进步。今天,海外的民运人士,多是被北京送出来的,国内的异议人士,虽不停地被打压,但和毛泽东时代,没法比较。

毛泽东时代,反右,几十万知识分子成了罪人,没有一次群体抗议;大跃进后的“三年灾害”,三千万人饿死,反倒是“一片大好”;文革,上百万人死于非命,“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而今天,牢骚、政治笑话越来越放肆,不但是朋友之间,就是人大的会上,也能听到很刺耳的声音。反对政府的群体事件确实在逐年增多。征地补偿少了,游行;媒体受控制了,抗争群起……所有的专制社会都是歌功颂德,所有的民主社会都是怨声载道。

在澳大利亚,天天报纸上有总理的漫画,天天有人指责执政党。示威抗议、罢工、游行时有出现。到朝鲜听听,莺歌燕舞,顶礼膜拜。如果只有这两种社会状态,请问各位选择哪一种?是愿意天天听那歌功颂德、还是宁可忍受这怨声载道?

中国从一个难民的净出口国,变成了一个有出口、有进口的国家,北韩的难民跑到了中国。今天的北韩就是昨天的中国。这就相当于是过去的中国人,选择了今天的中国。

看看胡风右派的言论,看看那时被送入监狱和被处死的的反革命的言论,和今天的报刊、书籍、网络上的言论,如何能比?50年代的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不过是讽刺了个处长拍马奉承,就是反党,作者就成为了右派。现在的电视剧《国家公诉》,把省长、市长和下面一群,都写成为贪官污吏,作者安然无恙。

粮票、布票和购货本的废止,不是执政者的刻意行为,而是经济发展使然。和平时期几十年,仍然是战时的供给制。粮票的废除,不止是经济上的大事,也是政治上的大事。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农民没有粮票,农民被约束在土地上,不可能移动,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农奴。城里人的每一张嘴都被管了起来。粮票的制度,是对人的控制的最有效的制度。

看看今天的失业率,和开放前无法相比。因为,开放前的失业率几乎是零。几亿的农民被约束在土地上,他们没有就业的权力,也就没有失业的权力。城里人,除非上级调动,差不多是一辈子固定在一个单位、一个工厂。因种种原因离开单位的人,马上被公安机关收留,强制劳动。现在的下岗、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大学毕业的失业等等,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有人希望回到过去的零失业?70年代,我的哥哥和美国人聊天,被问到对美国有什么负面的看法。我哥哥说,美国的的离婚率太高。对方反问,中国的城市的离婚率高、还是农村的离婚率高?中国的城市的妇女的自由程度高、还是农村的妇女的自由的程度高?我的哥哥无言以对。

关于官商勾结,过去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官商是一体。今天,官商的勾结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比过去的官商一体,也是进步,至少有一部分权力从官僚体制里分离出来了。

你可以说是因为共产党没有力量再象过去那样地控制,也可以说,是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了国际的压力。不管是什么理由,今天的事实是,中国在49年后,人们的享有的个人空间是最多的时候〔我避免用“自由”一词〕。在政治以外的领域──生活方式、个人爱好──,和毛时代是两个世界,真正地是和世界接轨了,至少是大中城市和沿海城镇的居民。

我们的时代,没有人听过猫王的演唱,《人民日报》这样的国家报纸上的介绍是:猫王只是在台上狂扭、嚎叫。他都不敢录制唱片。事实是,猫王所录制的唱片,数量是世界之最。试想,如果是毛泽东时代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今天这么多的长期在大陆的台湾人,在大陆能够生活的下去?〔我有意地不提,今天的公安、司法,今天的监狱、劳改队和过去的比较。我有意地不提今天的对政治犯的处置和过去的区别。我看到过现在的一些人,对今天的监狱、警察的描述。我不否认,在个别地区,一些案例,可能会有非常黑暗、非常残暴的场面。但我看到的,这些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所说的最凶残、最黑暗的种种,在当时不过是家常便饭。〕

从49年到今天,我把中国的政治斗争粗分为三个时期。49年到反右,这是政权初立的报复期,不论是对原来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还是民主人士、知识分子。这是执政党的主动出击的时期,是寻找敌人、制造敌人的时期。除了反右,是真正有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其他的如土改、肃反、镇反、三反五分、公私合营,到文化界的胡风、《武训传》,《红楼梦》的愈平伯等等,完全是统治者的折腾。敌人是被动地被发现、被制造出来的。

第二个时期是以59年的彭德怀事件开始,到文化大革命。这是执政党在内部寻找敌人、制造敌人的时期。彭德怀的事件有点类似反右,也是真正有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从反右倾、四清,到文革,斗争的重点转到了党内。毛泽东在58年,因为不满小脚女人的经济方针,亲自上阵。他这个只知道帝王权术的痞子王,收获的是几千万人的冤魂。在毛泽东自己知道他搞得天怒人怨后,他的唯一的精力就放在他的王位的稳定。他病态地寻找着一切对他王位有威胁的人,对社会上的虾兵蟹将是没有兴趣了。文化革命是党内斗争这一点,几乎没有什么人不同意,但很少有人指出,“4.5”和“6.4”也是党内斗争。没有党内的严重的分裂,就没有“4.5”和“6.4”。所以,我把文革后到89年的“6.4”也算作第二个时期。事实是,文革结束后,党内斗争仍然是国内的主线:两个凡是、三种人、精神污染等等。

第三个时期,是执政者被动防御的时期。在第二个时期,因为矛盾在党内,和因为毛泽东的文革使执政党的合法性的资源几乎完全丧失,民间的反对力量开始出现。在第三个时期,民间力量的壮大,执政者已经是处在防守的状态。稳定压倒一切的提法,已经是从主动进攻、转变到被动防御的明证。为了稳定,执政者仍然没有停止对他认为会威胁政权的人的迫害。执政者还会神经过敏,甚至歇斯底里地制造敌人。但这和第一时期的进攻姿态是完全不同了。现在的说法是:权力在政府,道义在民间。执政者已经在他过去全面控制的领域里,作了无可奈何的退让。开放后的中国,科技使世界变小;内、外的两种力量,使中共今天处于守势。

〔说今天的中国比毛泽东时代有进步,是在阐述事实、还是在帮中共说话?是不是一定要把今天说成是最黑暗、最残暴,才是真正的民主战士?我们承认不承认,今天的中共在道义资源,在对人民的控制,在统治的力度和广度上,已经大不如前?我们承认不承认,今天的民间的反对声音,已经是公开的存在,而且是越来越清晰和大胆?我们承认不承认,今天的中共,在国际的民主力量的压力和国内的民主力量的反抗下,越来越虚弱?承认不承认今天的中共,已经从主动出击的时期,寻找敌人、制造敌人的时期,衰败到执政者已经是处在防守的状态?承认不承认中共已经从野心勃勃的革命政党,衰败成一个只求稳定、只想保住政权的保命政党?如果你们承认这些,那么,把今天的中国说成是历史上最残忍、最凶恶、最毒辣、最暴虐的统治、并从而否定一切在法律框架下的维权活动、甚至是鼓吹暴力革命和军事政变,这是实事求是和负责任的态度吗?

〔如果你们承认,今天的中国,在世界民主的大潮流下,在国内民主力量的不断的反抗下,已经越来越虚弱,你们就应该知道,我所说的,国内的民主力量,就是你们所指责的体制内、外的“伪自由主义者们”。回过头看看,多年的忍辱负重、多年的流血流汗、中国50年的血难史,是谁在维护中华民族的这最后一点正气?面对那些千千万万的为了中国的光明而死难的人,和千千万万为了中国的自由而被投入监狱,而被关押、迫害的人,你们怎么好意思说把“最”字放在自己的头上当作光环?怎么好意思把别人称为“伪自由主义”和“软体动物”。明年是反右运动50周年。55万的右派,几乎全部是体制内的人。你们有谁敢把这55万的右派,都称为是伪自由主义者、是软体动物?〕

2012年2月12日

推荐一个“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张鹤慈

“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语出朱学勤。这次“方韩之争”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认识到国内很多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公知之流是很不靠谱的。他们要么屁股决定脑袋,要么利益驱散良知;在碰到真正重要的问题时,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颠倒黑白;其显示出的专业素养令人惨不忍睹。这些人之所以被赞赏,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们多有见地、多有思想、甚或多么勇敢,而是因为,他们的言论满足了普通消费者的政治需求。言论变成了快餐式的消费品,而真相永远是其中最土的、最不时髦的大陆货,人们更喜欢正义、自由、民主、和谐这些高端品牌。大家认为,言论这东西,只要牌子好,即使用料普普通通,哪怕偷工减料、偷鸾转凤,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无所谓。一个不学无术的高中退学生能够行骗江湖13年之久(或许还要更久),除了商业集团的强大包装和操控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只看牌子、不看内容的消费土壤。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样一个喧嚣无比、急功近利的快餐式消费社会,仍然存在一些秉持良知、理性思考,既不哗众取宠,又不犬儒世故的思想者。我要推荐的张鹤慈就是其中一位。他只是一个洗衣店的老板,只是被迫旅居海外的华人,但他不站队、不激愤,热情观察、冷静思考。其学识之广博、观点之精辟,思维之清晰、逻辑之严密,令人赞叹不已。他曾入狱15年,从未上过大学,这样的经历而有这样的见地和思考力,更是让我惊讶。后来才知道,他是鼎鼎有名的张东荪的孙子,难怪!张东荪是我认为的中国最具独立思想体系、真正中西贯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大概是基因、家族环境和其独特的青年磨难造就了现在的张鹤慈。

张鹤慈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在这次方韩之争中的表现。他并没有像方舟子那样专门研读(署名)韩寒的作品,而只是打酱油路过,但却找到了好几个很有份量而被其他人忽略的疑点。例如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参赛时间和最后颁奖时间的疑点,《求医》一文写作时间的疑点等。这里仅举一例说明张鹤慈的思考力。我之前一篇博文曾说,用韩寒以前的文章区分“的、地、得”和现在的文章不区分“的、地、得”不能作为韩寒有代笔的证据,看了张鹤慈的分析后,我认为我的结论不正确。张鹤慈指出,这里的关键不是以前区分而现在不区分的问题,而是以前区分,现在不区分的问题。一个人的意愿可以变化,但(语文)能力通常不会退化,“以前区分”和“现在不区分”不矛盾,但“以前能区分”和“现在不能区分”就构成了矛盾。韩寒自己说,他现在的文章要授权很多人帮他改“的、地、得和错别字”,在这个语境下,不区分“的、地、得”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意愿问题。所以,“的、地、得”仍然是一个质疑韩寒有代笔的有力证据。

张鹤慈的另一个优点是,他的微博完全没有口水式的发言,几乎每一条微博都言之有物,也从不动粗口。他在微博上的个人简介是:“公共舆论在今天吃惊的程度上为外行或怪异者、为居心叵测或卖狗皮膏药的人所操纵,一个尚有闲暇从事写作工作的人难以将忧虑缄藏于心”。围观了这次方韩之争后,我认为他对于中国公共舆论的判断相当准确。

2012年2月7日

我为什么相信“人造韩寒”?




最早麦田出来质疑韩寒时,我还没有听说麦田的名字,只知道韩寒的文章被质疑有人代笔。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此乃无事生非,有人想借机炒作。现在反思,为什么我当时会有这个反应。我从来不是韩粉,韩寒08年前的文章我也从未读过,也就是这两年读过一些别人转给我的韩寒的时评文章,初读确实过瘾,文字犀利有趣,又恰好契合当下的政治事件和我的一点自由主义立场,于是其文章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概是基于这样一个正面的印象,以及媒体这两年有意无意的塑造,所以我把麦田的质疑完全当作普通的炒作事件,根本没当一回事。在一次和几个朋友的聚餐说到此事时,我也公开表示,我认为韩寒有代笔不大可能。印象中当时无人反对。

不过,当方舟子开始出来质疑韩寒时,一向关注方舟子打假的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对韩寒的质疑。之前我的微博帐号只关注了陈志武一个人,为了能动态了解这次质疑的过程,我开始增加一些关注对象,也时不时被链接到天涯和凯迪论坛看帖。特别是天涯论坛上那个关于《杯中窥人》考证的实验,更是让我兴趣大增。这样一路追踪下来,像看侦探小说一样过瘾,简直欲罢不能。鲁迅说中国人喜欢当看客,唉,我不幸被他说中。目前维基词条上关于“韩寒被质疑造假事件”词条所列举的资料,除了麦田的质疑文章我只是快速浏览过,其他列举的主要论证和反驳文章,包括大部分韩寒接受采访的视频我都看过。当我发现疑点丛生而韩寒本人几乎没有什么有力反驳时,我的判断告诉我,韩寒的文章的确有人代笔。但是,当我后来读到一些理性的支持韩寒的文章时,特别是看了关于批判性思考的书以后,我又开始怀疑我的结论是不是下的过于草率,我是不是故意忽略了支持韩寒一方的论据?倒韩一方的论证站得住脚吗?我真的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韩寒是人造的吗?当我开始这样反思时,这才发现,并非所有让我相信“人造韩寒”的理由都那么充分。我相信韩寒造假主要基于下面三个不一致

  1. 所言所述的不一致。韩寒父子及一些当事人的自相矛盾和互相矛盾,包括:

    • 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缘起(究竟谁先看到比赛通知,谁寄的稿子)

    • 新概念作文复赛现场杯中放的究竟是什么纸(道林纸?废纸?茶叶袋?)

    • 监考时究竟谁在场(赵长天?李其纲?林青?)

    • 韩寒到底读不读书(彻夜读《管锥编》、《二十四史》?不读中外名著,连红楼梦都没看过,不知道儒学?)

    • 韩寒是如何写作的(写作时旁边不能有人看?写作时一页一页传给旁边的同学看?)

    • 韩寒的语文成绩是好还是坏(不及格?八九十分(满分100分)?)等等。



  2. 所写与所指的不一致。(署名)韩寒的文章所写的情况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一致。例如:

    • 韩寒获奖的初赛作文《求医》中所描写的医院不像是1990年代末的大医院,反而更像是韩父经历过的时代的小医院。

    • 《求医》中关于疥疮的描写不符合疥疮的特征,反而更像是肝炎的特征(而韩父曾因肝炎被大学退学)。我自己是得过疥疮的,《求医》一文中说痒得指不出具体位置,确实不合常理,也不符合我的个人经验。

    • 其他还有一些民间高手的考证更加有趣了。例如《求医》文中称医生将病历上的“韩寒”错念成“园寒”,引起作者的不快,还特意掉书袋说念错别人名字是对人最大的侮辱。为何“韩寒”能错念成“园寒”,为何“园寒”让人觉得受到侮辱呢?网友指出,很可能是因为病历上的“韩”是繁体“韓”,被医生看成繁体的“辕”,而病历上原本是韩父的名字“韩仁均”,被医生错念成“猿人均”,故而听者觉得受辱。这真是个天才的解释。



  3. 所言所行与一个真正作家的不一致。主要有:

    • 作为作家的韩寒在镜头面前谈赛车、谈女人毫无障碍,谈起文学就左躲右闪,甚至连其成名作《三重门》的书名都解释不清(一开始说忘了,后来解释了但又和读音不符)。

    • 作家的文风可以转换,但不同文章文笔好坏却不会差太远,但是看其06-07年左右写的那些博文,包括最新的一篇博文,病句和不知所云的句子此起彼伏,这就是一个自称对文字有洁癖,写长篇小说都能一次定型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吗?

    • 作为作家的韩寒在面对质疑时说,如果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不会选择当作家了。一个真正靠自己实力的作家会说出这样丧气的话来吗?(大概这句话伤了太多韩粉的心,韩寒最近又说这句话是心情不好时的扯淡)

    • 与开始高调悬赏甚至拿女儿发毒誓形成鲜明对比,韩寒后期一面宣称作家无法自证清白,方舟子是无理取闹,故意抹黑自己,一面又在网上晒手稿、晒书信,让大家相信其清白,最后干脆说悬赏是个玩笑,这些都是一个问心无愧的作家不会做的。




经过反思后,我认为前两类证据尽管初看很有说服力,但确实可以被有效反驳。第一类证据可以用人的记忆的不可靠解释,而且这也有心理学研究的支持。第二类证据可以用文学创作可以有想像和加工解释(尽管有些勉强,因为即使是小说也有时代烙印)。但第三类证据却很难解释通。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是:韩寒确有文学才气,但并不热爱文学,所以就不谈文学,写作态度也不是总很认真,所以写东西也时好时坏。但韩寒最新的一篇博文却表明这个解释也不通。最新的这篇博文明显带有忏悔性质(说自己要去母校演讲,讲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按理说这篇文章不至于还不认真写(之前的一篇博文韩寒为证明自己还说了“作品见”),但是这篇文章的文笔让人着实不敢恭维。请大家欣赏一下:
在等到开学后,我将要去母校开始我的演讲,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主题,那就是再有7个月,我便30周岁了。我要告诉我的少年校友,在这一万多天里,我犯下的各种错误和反思。

至此,我确信韩寒是人造的。至于人造的水分有多大,不好说。现在想来,那些“供词”不一致、环境证据之类的推理都只能是佐证,真正说明问题的还是关于作家的常识。简单来说,我之所以相信“人造韩寒”,就是因为他的所言所行不像一个真正问心无愧的作家。话说回来,从韩寒在视频上的表现来看,我认为他本质上还是个真诚的人。比如,韩父说那次新概念大赛是韩寒自己投的稿,韩寒则说是其父替他投的稿,在这一点上我更相信韩寒的说法。但他无法保持自己的真诚,他不得不在被过度包装又名不副实后硬撑到底。

补充一句,我只是说我相信“人造韩寒”,至于“人造韩寒”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另外,我补充一个善意的推测,如果“人造韩寒”是真的,那么韩寒至今拒不认错可能是出于保护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果真如此,我还可以保留对他的最后一丝敬意。


2012年2月6日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读书笔记

此次“方韩大战”,我边看这本批判性思考的书,边反思自己是不是下判断过于草率。看完后有一个感觉,批判性思考或许用在审视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时很有用,如果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也用批判性思考这一套,那很有可能在多数情况下就只能骑墙,而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这是我对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我认为正确的观点不是个人通过批判性思考获得的,而是每个人都形成自己的偏见,然后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他人的观点,各方不断论辩、交锋、质疑、回应,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不过,运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虽然不能得到更多正确的结论,却可以避免犯更多的错误。

以下除【】内的文字,其余皆为直接引用,出处:文森特.鲁吉罗 著,顾肃、董玉荣 译:《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八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p.13 【如何成为真正的个体而不是别人的粉丝?】



  1. 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2. 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或者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如果可能,确定什么是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3. 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4. 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p. 14 【思考的稀缺(转引)】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有趣和令人震惊的矛盾是: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不断坚持“逻辑”、“逻辑推理”和“合理推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能表现出这种能力,当别人表现出来时也不愿接受之。

我们大多数所谓的推理在于为继续相信我们已经相信的东西找到理由。

清晰的思考是非常罕见的事,但甚至简单清楚的思考也几乎是罕见的。我们许多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根本不思考。我们信奉并且感觉着,但并不思考。

思想懒惰是人最常见的特质之一。




p. 30 【剽窃】

剽窃是把他人的思想和语言冒充成自己的。这是双重冒犯,因为它既盗窃又欺骗。




p. 62 【意见(观点)与口味】

【区分personal taste与opinion,前者无法有意义的争论,后者可以】




p. 70 【形成观点的两种不同模式】

非批判的默认模式:感知——允许“脑中出现”一种观点——集中于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接受该观点

批判性思考模式:感知——考察该议题——考虑其他观点——决定哪种观点是最合理的




p. 78-84  【证据的种类与评价证据】

  1. 个人经验。……评价个人经验(你自己的或他人的经验),可询问:该事件是典型的还是独特的?其在支持结论的数量和种类上是否充分? (p. 79)

  2. 未公开的传说(unpublished report)。……通常称为流言蜚语或小道消息。这种报道的最大问题是很难证实它们。……评价未公开的传说,可询问:故事源自何处?我如何能够证实所听到的版本是准确的? (p. 79)

  3. 公开的报道。……在现代出版物特别是非学术作品中,事实和观点经常混杂在一起,因此,有必要仔细的阅读,以揭示哪些陈述构成了证据,哪些陈述自身应由证据来支持。评价公开的询问,可询问:这个报道引用了所有重要信息项的来源吗?(p. 79)(如果有,你也需希望检查它们。)这位作者有仔细报道的声誉吗?这个出版商或主持人具有可靠的声誉吗?在公开报道中,哪些陈述构成证据,哪些陈述自身应由证据来支持?(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问法是,一个慎思的人有可能质疑哪些陈述?作者令人满意地回答了这些质疑吗?)(p. 80)

  4. 目击者证言。……评价目击者证言,可询问:事件周围的哪些情境包括目击者的心智状态可能歪曲了他或她的感知?(如果任何这种歪曲是可能的,那就设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发生过。)自事件发生以来的什么情境(例如发表了对这一事件的其他说明)可能影响了目击者的记忆?

  5. 名人证言。……评价名人证言,可询问:在广告和商业信息节目的案例中,名人是收费的发言人吗?(这往往在广告最后一页的小册子上注明。)在脱口秀节目评论的案例中,名人为他或她自己的观点提供任何支持了吗——例如,引用比较有资格的人进行研究的成果了吗?而且,主持人要求提供这些证据了吗?如果讨论仅由表达名人无根据的观点的一系列断言所构成,那么,无论你多么崇拜这个人,你最好对其观点打个折扣。(p. 81)

  6. 专家意见。……评价专家观点,可询问:除了在相关的广义领域的背景知识以外,这个人对正在讨论的特定问题有具体的专业知识吗?该领域外的人们并不总是容易确定这一点,但一个良好的显示指标是,这个人不仅陈述他或她的意见,而且还通过引证当今研究成果来支持它。还要问,这位专家是否收了费。收费并不比然毁坏专家意见,但是,他可能对此人的客观性提出疑问。(p. 81)最后,询问其他权威同意还是反对该专家意见。(p. 82)

  7. 实验。……评价实验根据,可询问:对于实验室条件,它已被其他研究者复制了吗?对于现场实验,其他研究者独立地确认调查结果了吗?如果复制或确认的努力不成功,那最好推迟接受实验的结果。(p. 82)

  8. 统计资料。……评价统计信息,可询问:统计资料的来源是什么?这个来源可靠吗?这个资料有多长时间了?从收集该资料以来,一些重要因素发生变化了吗?(p. 83)

  9. 调查。……评价调查,可询问:样本具有真正的代表性吗?即,所调查人口总数中的所有成员都有被平等选中的机会吗?问题是清楚明了、无歧义的吗?它们是客观表述而不是有偏见的吗?至于邮件调查,大部分人没有回应吗?如果是这样,未回复者可能与回复者有什么不同?而且,其他调查确认了本调查的结果吗?(p. 83)

  10. 正规观察评价正确观察,可询问:观察者的在场有可能改变被观察者的行为吗?足够长时间的观察可以证实所得出的结论吗?结论是过度概括了吗?(例如,也许把对单一游牧部落的观察概括为适用于所有游牧部落,忽视了其他游牧部落在重要方面有可能不同的事实。)

  11. 研究评述评价研究评述,可询问:鉴于这些评述所涵盖的研究成果,评述者的结论看起来是合理的吗?评论者遗漏了任何相关的研究吗?(作为外行,你可能发现自己对后一个问题没法回答。但是,你可以就此询问这一领域实际研究和成果评述的其他专家。)(p. 84)








p. 85 【如何避免偏见?造成偏见的原因】



  • 你对待评价的态度是总想证明一个方面是正确的。

  • 你的调查始于一个假定,即熟悉的观点将证明是正确的。

  • 你寻找该议题的你喜欢的那一种观点的证据,而忽视反对它的证据。

  • 你对证据来源的评定是根据其如何赞同你的想法,而不是其研究的可靠性和质量。

  • 你挑剔地批评你所反对的观点之证据,而不加批评地对待你赞同的观点之证据。

  • 当碰到反对你偏见的证据时,你往往在完成对它的考察之前,就开始辩驳它了。






p. 85-86 【正确对待自己的观点】

改变你的想法并不影响名誉,而为了保住面子坚持错误观点不仅是愚蠢的,在德性上也是不诚实的。(p. 85)

如果证据并未显示一种观点比其他相竞争的观点更合理,那么,唯一审慎的行动方案就是不作判断。(p. 86)




p. 117- 【视角(perspective)错误(原译为“立场的错误”)】

  1. 无根据的假定

    • 假定人们的感觉总是值得信赖的。

    • 假定如果一个想法被广泛报道,那么它一定是真的。

    • 假定拥有某些理由就证明某人已经在逻辑上进行了推论。

    • 假定确信构成证据。

    • 假定熟知的想法比不熟知的更有根据。

    • 假定【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 假定多数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 假定【存在即合理】。

    • 假定变化总是变得更好。

    • 假定表象是值得信任的。(p. 118)

    • 假定我们头脑中如果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并且值得去护卫。(p. 119)

    • 假定我们越是确信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越有效。

    • 假定我们在某人的论证中发现错误,我们就已经反驳了该论证。



  2. 【非此即彼的态度】(原译“要么/要么观念”)

  3. 盲目遵从【即从众,这一条和前面的假定多数人的看法是正确的差不多】

  4. 绝对主义……克服绝对主义的关键在于:当你开始考察任何问题(即使你此前思考过的问题)时,致力于你所发现的事实,而不是要求它是整洁而简单的。【这大概是科学工作者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容易犯的错误,这一点和非此即彼的错误类似】

  5. 相对主义

  6. 支持或反对变化的偏见








p. 131- 【程序错误】



  1. 有偏见的证据考量

  2. 双重标准:双重标准包括用一种判断标准对待我们自己的思想以及与我们自己相容的思想,而用完全不同的——更苛刻的——判断标准对待与我们思想不一致的看法。采用双重标准的人忽视他们所赞同论证中的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和蛮横的夸大其词,却急于挑剔其论敌的论证。甚至他们的用词也体现这种双重标准。(p. 133)

  3. 草率的结论

  4. 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

  5. 过度简单化

  6. 事后归因谬误








p. 144- 【表达的错误】



  1. 自相矛盾

  2. 循环论证

  3. 无意义的陈述

  4. 误用权威

  5. 错误类比:……随时核查你的类比,确保他们【应为“它们”】所声称的相似之处是真实和合理的,不存在重要的差异。(p. 148)

  6. 非理性诉求

    • 诉诸情感

    • 诉诸传统

    • 诉诸适度

    • 诉诸权威

    • 诉诸共同信念

    • 诉诸宽容









p. 156- 【反应(reaction)的错误】






  1. 自动拒绝:……自动拒绝对你观点的质疑,这样的诱惑可能是强大的。降低这种诱惑的好方法是在你的观点与自我之间设置一些情感上的距离。把你的观点看作是你可以保留或抛弃的所有物,而不是你自我的延伸。这将使你对它们不那么竭力护卫。(p. 158)

  2. 转移话题

  3. 转移举证责任:转移举证责任的错误在于要求别人否证你的断言。(p. 159)

  4. “稻草人”

  5. 攻击批评者







p. 229-230 【形成判断时需要作出的重要区分】




  1. 把人与思想区分开来。

  2. 把所说的与如何说区分开来。

  3. 把人们为什么这样认为与他们认为的事情是否正确区分开来。

  4. 把个体与群体或阶层区分开来。

  5. 把偏好的问题与判断的问题区分开来。

  6. 把熟知性与正确性区分开来。








p. 231 【如何恰当地表达判断?】



  1. 力求一个平衡的观点。

  2. 处理可能性。

  3. 让你的主语适当的具体。

  4. 使你的谓语准确。

  5. 包括所有适当的限定语。

  6. 避免夸大其词。










 p. 248 【如何说服别人?指导原则】

  1. 尊重你的受众。

  2. 理解你读者的观点。

  3. 从你与读者共同的立场开始。

  4. 采取积极的态度。【批评对方时,不是说“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而是说“这里有另一种见解”】

  5. 尽可能让人理解你的论证。

  6. 承认对方有道理之处。

  7. 不要忽视任何相关事实。

  8. 不要用论证压倒读者。【避免使用类似这样的断语:“我已经证明了……”,“毫无疑问,无可反驳……”,“理性的人不会不同意……”

  9. 集中于最可能说服读者的论证。

  10. 决不使用你认为不合理或无关的论证。

  11. 为你的观点得到认可而容留时间。



2012年2月4日

“方韩大战”与独立思考

“方韩大战”双方貌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是谁非呢?如果一个像韩寒这样的“意见领袖”都可能是假的,那说明指望名人给你意见是不靠谱的。为了不让屁股决定脑袋,不让感情左右判断,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怎样才能独立思考呢?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逻辑训练是有帮助的。这里推荐《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让你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p. 13)。


  1. 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2. 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或者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如果可能,确定什么是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3. 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4. 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有趣的是,这本讲批判性思维的书的作者也不能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作者写道:“另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考者从不模仿他人的思想和行动。如果事实如此,那每个古怪的人都会是批判性思考者”(p. 22)。聪明的读者,你发现这个推理的问题了吗?

对于国人来说,我认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比喻和类比思维。这是很多文明早期的传统,唯中国因形式逻辑的不发达,比喻和类比至今仍然是国人论证的主要方式。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荀子》的“劝学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种比喻和类比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在文学中是经常使用的手法。鲁迅、王小波、钱钟书的文章都经常运用巧妙的比喻和类比说明问题。(署名)韩寒的杂文也有这个特点。然而比喻和类比的论证力通常是很弱的,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所比之物的相似性,却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差别。一旦意识到它们的差别,就会发现这些论证所得之结论往往是站不住脚的。为了识别某些比喻和类比的误导性,一个办法是将这个比喻或类比一般化,并作一次新的类推,看是不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这里举一个韩寒在很多场合用来反驳方舟子质疑的类比。韩寒说,就好比一个人背了一个包,旁观者可以说这个包如何如何差,但不能说这个包是偷来的。可是,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背一个包,旁人都只能批评包的质量而不能质疑包是从何而来,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偷包了。反推回来,按照韩寒的逻辑,对每个作家,我们都只能批评其作品的好坏,而不能质疑其作品是否属于作家本人。为什么韩寒的类比乍一看有道理,实际却蕴含这么荒谬的结论呢?原因在于,偷包的例子与韩寒是否有代笔并不完全类似。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条件下,一个人背着个包,哪怕这个包是LV,也没有理由去质疑人家的包是偷来的,因为没有疑点。可是,如果一个家庭贫困的小学生每天背着一个LV出入教室,并且问他的包从何而来也一问三不知,那是不是可以质疑他的包不属于其本人呢?同样的,韩寒跨着他的“包”招摇过市,并且凭借此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可是每当他谈起此包就左闪右躲,既不知道这个包是什么牌子,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别人质疑其包从何而来时他也拒不回答,而只是反复强调:这包就是我的,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你怀疑这包不是我的是很可耻的,会导致每个人都不敢买包了。这样的回答不但不能平息众人的疑虑,反而令人更加相信韩寒不是包的主人。

其实,后期(署名)韩寒的文章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甚至有人捧韩寒为“当代鲁迅”,很大原因在于这些文章凸显了常识的价值。这些常识往往被各种编造的理论、词藻和借口所遮蔽,让人迷失真相,而一旦揭开面纱,人们才发现,真相其实如此简单。很多人宁愿相信神迹也不愿相信常识,并且用诸如“你做不到不等于天才也做不到”来反驳。

另一个很多人轻信谎言的原因是,他们太相信所谓“直接证据”,太相信所谓物证、人证,因为这些证据看得见摸得着,不用费脑子,而类似方舟子的那些间接证据需要推来推去,太伤脑筋。一个不愿思考的人很难看到间接证据的力量。想想周正龙拍虎事件吧。周某当初也信誓旦旦,用人头担保真老虎。某些官员甚至专家不愿相信科学常识,而宁愿相信那张劣质的照片。要知道,在缺少信用的中国,在各种用来证明事实的证书都可能造假的情况下,周某的照片、韩寒的“手稿”这些“物证”,周某所在的地方官员、韩寒声称的同学这些“人证”都不如常识来的更可信。

p.s. 本人写文章不区分“的、地、得”,因为我认为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但这不表明我不懂得区分。所以那个证明韩寒文章前后不一致的“的、地、得”的证据,我认为是很弱甚至是无效的证据。

2012年2月3日

观“方韩大战”

这个寒假几乎是陪方舟子和韩寒度过的。

有人说这次方韩大战是一面照妖镜,我深以为然。很多道貌岸然的公知、名人都在这面照妖镜下显出原型。最让我遗憾的是,一些有理工科背景的比较理性又有人文关怀的网友,一面坚持科学和理性分析的态度(很多人比方舟子要严谨),一面又口出秽言,相互之间或因立场问题,或因以前的私人恩怨,而在学术讨论中夹带人身攻击和智力侮辱。在微博和论坛上,真正能心平气和就事论事的人凤毛麟角,包括方舟子也不能免俗。他的长篇文章虽然攻击性强,但基本还不会骂人,但这次在微博上,方舟子也有许多无谓的讽刺和侮辱。一个人说的话难道一定要有攻击性才有说服力吗?一个人就那么容易被激怒吗?论辩一定要变成论战甚至骂战才行吗?讽刺和侮辱论敌有助于论证和澄清问题吗?或许我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轮到自己被攻击时,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做得到心平气和的就事论事。

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场论战中起到什么作用,而不仅仅是观战。一个想法是把论战双方中所有论证收集起来,运用抽象论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另一个想法是以这些论证为例普及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逻辑的知识,可惜这两个想法所涉及的逻辑知识都不是我专长的,只懂一些皮毛。自己熟悉一点的形式逻辑系统似乎又用不上,于是一直没有把想法变成行动。

2012年1月30日

推荐一个在线古典音乐频道

在线古典音乐电台有很多,但这些电台播放的音乐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碰到不喜欢听的无法skip。

另有一些音乐网站如巨鲸之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典乐曲播放,但能随机播放的数量很少,听一会儿就重复了,没有那种漫游的新奇感。

豆瓣电台的古典频道虽然可以skip,但经常跳回少数几张专辑,重复性太大,我一开始怀疑其乐库太小,后来有骨灰级古典发烧友写文章评论,认为是其随机播放机制有问题。

后来在Android的软件库中找到酷狗和酷乐,可以选择其中的古典乐库收听,但用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乐库还是偏小,而且软件做得很不完善,经常自动退出。最主要是,这两个软件都不是专门面向古典音乐的。

Pandora的古典频道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遗憾的是,目前它只限于美国IP用户使用。当然,使用vpn通过美国的服务器代理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免费vpn通常有流量限制,所以也不是个好选择。

最后找到了AccuClassical,是目前最合我意的在线古典音乐频道,乐库庞大,每首正在播放的曲子都有标题、作者、专辑名、年代等详细信息。可以rate, skip, ban或定制收听哪些artist,还可以选择一些子频道,如钢琴、管弦乐、歌剧、最流行的经典、20世纪杰作等等,既有相当的可控性,也保持了随机性而能带给你新奇和惊喜。而且其网页界面异常简洁,除了一个播放界面,其他什么都没有。

如果对古典不感冒,也可以选择其母频道AccuRadio下面的其他子频道(如果你听英文歌的话)。唯一遗憾的是,这个网站只有iphone和ipad平台的客户端,Android平台的客户端尚在开发中。

最后补充一句,我不是古典音乐发烧友,只是目前的流行乐坛实在是找不出几首我喜欢的曲子。还是古典比较耐听一点,虽然我可能连入门级古典音乐爱好者都谈不上,因为我在上一篇博客中,连古典音乐史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的曲子都弄混了。

2012年1月26日

《木偶之歌》

以前对西方的歌剧不怎么感冒,每次听豆瓣的古典频道,碰到歌剧就跳过去。今天在国家大剧院官网的古典音乐频道,听了2012年北京新年音乐会,其中一首《木偶之歌》让我改变了对歌剧的看法,发现歌剧唱法的技巧性相当强,这种技巧性带来了其艺术观赏性。看过这首歌剧的演唱和表演后,就会发现,龚琳娜的《忐忑》其实融合了西方歌剧的一些唱法和技巧。我听中国戏曲不多,不知在中国戏曲中,像《木偶之歌》那样,在各种音高上快速切换跳跃是否普遍。印象中这样的唱法在中国戏曲中很少见,这大概也是《忐忑》能成为神曲的原因。《木偶之歌》观赏性强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诙谐性,演唱者是在模仿一个木偶在表演,唱到中间还断气了,要指挥家重新“拧发条”才能继续开唱,这大概是为数不多的能引得观众在演奏现场发笑的古典音乐。

顺便赞一下古典音乐频道,可以免费观看国家大剧院的古典音乐现场演奏,效果还不错,就是内容还少了点。

2012年1月12日

研究途径多样性的价值

如果一个问题已经有一种解决方法了,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有什么意义呢?很多时候,这种新的解决方法比原来的方法还更困难,而且也不能用来解决新的问题,那么这种新的方法到底有没有价值呢?下面的示意图或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方法2和方法1都能解决原问题,都不能直接解决新问题,且方法2比方法1更难(对应的线段更陡),但沿着方法2的思路前进解决新问题,却比沿着方法1的思路前进解决新问题更容易(对应的线段更平缓),这就是方法2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