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语出朱学勤。这次“方韩之争”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认识到国内很多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公知之流是很不靠谱的。他们要么屁股决定脑袋,要么利益驱散良知;在碰到真正重要的问题时,要么装聋作哑,要么颠倒黑白;其显示出的专业素养令人惨不忍睹。这些人之所以被赞赏,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们多有见地、多有思想、甚或多么勇敢,而是因为,他们的言论满足了普通消费者的政治需求。言论变成了快餐式的消费品,而真相永远是其中最土的、最不时髦的大陆货,人们更喜欢正义、自由、民主、和谐这些高端品牌。大家认为,言论这东西,只要牌子好,即使用料普普通通,哪怕偷工减料、偷鸾转凤,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无所谓。一个不学无术的高中退学生能够行骗江湖13年之久(或许还要更久),除了商业集团的强大包装和操控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只看牌子、不看内容的消费土壤。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样一个喧嚣无比、急功近利的快餐式消费社会,仍然存在一些秉持良知、理性思考,既不哗众取宠,又不犬儒世故的思想者。我要推荐的张鹤慈就是其中一位。他只是一个洗衣店的老板,只是被迫旅居海外的华人,但他不站队、不激愤,热情观察、冷静思考。其学识之广博、观点之精辟,思维之清晰、逻辑之严密,令人赞叹不已。他曾入狱15年,从未上过大学,这样的经历而有这样的见地和思考力,更是让我惊讶。后来才知道,他是鼎鼎有名的张东荪的孙子,难怪!张东荪是我认为的中国最具独立思想体系、真正中西贯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大概是基因、家族环境和其独特的青年磨难造就了现在的张鹤慈。
张鹤慈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在这次方韩之争中的表现。他并没有像方舟子那样专门研读(署名)韩寒的作品,而只是打酱油路过,但却找到了好几个很有份量而被其他人忽略的疑点。例如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参赛时间和最后颁奖时间的疑点,《求医》一文写作时间的疑点等。这里仅举一例说明张鹤慈的思考力。我之前一篇博文曾说,用韩寒以前的文章区分“的、地、得”和现在的文章不区分“的、地、得”不能作为韩寒有代笔的证据,看了张鹤慈的分析后,我认为我的结论不正确。张鹤慈指出,这里的关键不是以前区分而现在不区分的问题,而是以前能区分,现在不能区分的问题。一个人的意愿可以变化,但(语文)能力通常不会退化,“以前区分”和“现在不区分”不矛盾,但“以前能区分”和“现在不能区分”就构成了矛盾。韩寒自己说,他现在的文章要授权很多人帮他改“的、地、得和错别字”,在这个语境下,不区分“的、地、得”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意愿问题。所以,“的、地、得”仍然是一个质疑韩寒有代笔的有力证据。
张鹤慈的另一个优点是,他的微博完全没有口水式的发言,几乎每一条微博都言之有物,也从不动粗口。他在微博上的个人简介是:“公共舆论在今天吃惊的程度上为外行或怪异者、为居心叵测或卖狗皮膏药的人所操纵,一个尚有闲暇从事写作工作的人难以将忧虑缄藏于心”。围观了这次方韩之争后,我认为他对于中国公共舆论的判断相当准确。
2012年2月12日
2012年2月7日
我为什么相信“人造韩寒”?
最早麦田出来质疑韩寒时,我还没有听说麦田的名字,只知道韩寒的文章被质疑有人代笔。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此乃无事生非,有人想借机炒作。现在反思,为什么我当时会有这个反应。我从来不是韩粉,韩寒08年前的文章我也从未读过,也就是这两年读过一些别人转给我的韩寒的时评文章,初读确实过瘾,文字犀利有趣,又恰好契合当下的政治事件和我的一点自由主义立场,于是其文章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概是基于这样一个正面的印象,以及媒体这两年有意无意的塑造,所以我把麦田的质疑完全当作普通的炒作事件,根本没当一回事。在一次和几个朋友的聚餐说到此事时,我也公开表示,我认为韩寒有代笔不大可能。印象中当时无人反对。
不过,当方舟子开始出来质疑韩寒时,一向关注方舟子打假的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对韩寒的质疑。之前我的微博帐号只关注了陈志武一个人,为了能动态了解这次质疑的过程,我开始增加一些关注对象,也时不时被链接到天涯和凯迪论坛看帖。特别是天涯论坛上那个关于《杯中窥人》考证的实验,更是让我兴趣大增。这样一路追踪下来,像看侦探小说一样过瘾,简直欲罢不能。鲁迅说中国人喜欢当看客,唉,我不幸被他说中。目前维基词条上关于“韩寒被质疑造假事件”词条所列举的资料,除了麦田的质疑文章我只是快速浏览过,其他列举的主要论证和反驳文章,包括大部分韩寒接受采访的视频我都看过。当我发现疑点丛生而韩寒本人几乎没有什么有力反驳时,我的判断告诉我,韩寒的文章的确有人代笔。但是,当我后来读到一些理性的支持韩寒的文章时,特别是看了关于批判性思考的书以后,我又开始怀疑我的结论是不是下的过于草率,我是不是故意忽略了支持韩寒一方的论据?倒韩一方的论证站得住脚吗?我真的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韩寒是人造的吗?当我开始这样反思时,这才发现,并非所有让我相信“人造韩寒”的理由都那么充分。我相信韩寒造假主要基于下面三个不一致:
- 所言所述的不一致。韩寒父子及一些当事人的自相矛盾和互相矛盾,包括:
- 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缘起(究竟谁先看到比赛通知,谁寄的稿子)
- 新概念作文复赛现场杯中放的究竟是什么纸(道林纸?废纸?茶叶袋?)
- 监考时究竟谁在场(赵长天?李其纲?林青?)
- 韩寒到底读不读书(彻夜读《管锥编》、《二十四史》?不读中外名著,连红楼梦都没看过,不知道儒学?)
- 韩寒是如何写作的(写作时旁边不能有人看?写作时一页一页传给旁边的同学看?)
- 韩寒的语文成绩是好还是坏(不及格?八九十分(满分100分)?)等等。
- 所写与所指的不一致。(署名)韩寒的文章所写的情况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一致。例如:
- 韩寒获奖的初赛作文《求医》中所描写的医院不像是1990年代末的大医院,反而更像是韩父经历过的时代的小医院。
- 《求医》中关于疥疮的描写不符合疥疮的特征,反而更像是肝炎的特征(而韩父曾因肝炎被大学退学)。我自己是得过疥疮的,《求医》一文中说痒得指不出具体位置,确实不合常理,也不符合我的个人经验。
- 其他还有一些民间高手的考证更加有趣了。例如《求医》文中称医生将病历上的“韩寒”错念成“园寒”,引起作者的不快,还特意掉书袋说念错别人名字是对人最大的侮辱。为何“韩寒”能错念成“园寒”,为何“园寒”让人觉得受到侮辱呢?网友指出,很可能是因为病历上的“韩”是繁体“韓”,被医生看成繁体的“辕”,而病历上原本是韩父的名字“韩仁均”,被医生错念成“猿人均”,故而听者觉得受辱。这真是个天才的解释。
- 所言所行与一个真正作家的不一致。主要有:
- 作为作家的韩寒在镜头面前谈赛车、谈女人毫无障碍,谈起文学就左躲右闪,甚至连其成名作《三重门》的书名都解释不清(一开始说忘了,后来解释了但又和读音不符)。
- 作家的文风可以转换,但不同文章文笔好坏却不会差太远,但是看其06-07年左右写的那些博文,包括最新的一篇博文,病句和不知所云的句子此起彼伏,这就是一个自称对文字有洁癖,写长篇小说都能一次定型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吗?
- 作为作家的韩寒在面对质疑时说,如果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不会选择当作家了。一个真正靠自己实力的作家会说出这样丧气的话来吗?(大概这句话伤了太多韩粉的心,韩寒最近又说这句话是心情不好时的扯淡)
- 与开始高调悬赏甚至拿女儿发毒誓形成鲜明对比,韩寒后期一面宣称作家无法自证清白,方舟子是无理取闹,故意抹黑自己,一面又在网上晒手稿、晒书信,让大家相信其清白,最后干脆说悬赏是个玩笑,这些都是一个问心无愧的作家不会做的。
经过反思后,我认为前两类证据尽管初看很有说服力,但确实可以被有效反驳。第一类证据可以用人的记忆的不可靠解释,而且这也有心理学研究的支持。第二类证据可以用文学创作可以有想像和加工解释(尽管有些勉强,因为即使是小说也有时代烙印)。但第三类证据却很难解释通。我能想到的唯一的解释是:韩寒确有文学才气,但并不热爱文学,所以就不谈文学,写作态度也不是总很认真,所以写东西也时好时坏。但韩寒最新的一篇博文却表明这个解释也不通。最新的这篇博文明显带有忏悔性质(说自己要去母校演讲,讲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按理说这篇文章不至于还不认真写(之前的一篇博文韩寒为证明自己还说了“作品见”),但是这篇文章的文笔让人着实不敢恭维。请大家欣赏一下:
在等到开学后,我将要去母校开始我的演讲,我想我已经找到了主题,那就是再有7个月,我便30周岁了。我要告诉我的少年校友,在这一万多天里,我犯下的各种错误和反思。
至此,我确信韩寒是人造的。至于人造的水分有多大,不好说。现在想来,那些“供词”不一致、环境证据之类的推理都只能是佐证,真正说明问题的还是关于作家的常识。简单来说,我之所以相信“人造韩寒”,就是因为他的所言所行不像一个真正问心无愧的作家。话说回来,从韩寒在视频上的表现来看,我认为他本质上还是个真诚的人。比如,韩父说那次新概念大赛是韩寒自己投的稿,韩寒则说是其父替他投的稿,在这一点上我更相信韩寒的说法。但他无法保持自己的真诚,他不得不在被过度包装又名不副实后硬撑到底。
补充一句,我只是说我相信“人造韩寒”,至于“人造韩寒”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另外,我补充一个善意的推测,如果“人造韩寒”是真的,那么韩寒至今拒不认错可能是出于保护那些有恩于自己的人。果真如此,我还可以保留对他的最后一丝敬意。
2012年2月6日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读书笔记
此次“方韩大战”,我边看这本批判性思考的书,边反思自己是不是下判断过于草率。看完后有一个感觉,批判性思考或许用在审视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时很有用,如果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时也用批判性思考这一套,那很有可能在多数情况下就只能骑墙,而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这是我对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我认为正确的观点不是个人通过批判性思考获得的,而是每个人都形成自己的偏见,然后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他人的观点,各方不断论辩、交锋、质疑、回应,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不过,运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虽然不能得到更多正确的结论,却可以避免犯更多的错误。
以下除【】内的文字,其余皆为直接引用,出处:文森特.鲁吉罗 著,顾肃、董玉荣 译:《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八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p. 14 【思考的稀缺(转引)】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有趣和令人震惊的矛盾是: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不断坚持“逻辑”、“逻辑推理”和“合理推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能表现出这种能力,当别人表现出来时也不愿接受之。
我们大多数所谓的推理在于为继续相信我们已经相信的东西找到理由。
清晰的思考是非常罕见的事,但甚至简单清楚的思考也几乎是罕见的。我们许多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根本不思考。我们信奉并且感觉着,但并不思考。
思想懒惰是人最常见的特质之一。
p. 30 【剽窃】
剽窃是把他人的思想和语言冒充成自己的。这是双重冒犯,因为它既盗窃又欺骗。
p. 62 【意见(观点)与口味】
【区分personal taste与opinion,前者无法有意义的争论,后者可以】
p. 70 【形成观点的两种不同模式】
非批判的默认模式:感知——允许“脑中出现”一种观点——集中于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接受该观点
批判性思考模式:感知——考察该议题——考虑其他观点——决定哪种观点是最合理的
p. 78-84 【证据的种类与评价证据】
p. 85-86 【正确对待自己的观点】
改变你的想法并不影响名誉,而为了保住面子坚持错误观点不仅是愚蠢的,在德性上也是不诚实的。(p. 85)
如果证据并未显示一种观点比其他相竞争的观点更合理,那么,唯一审慎的行动方案就是不作判断。(p. 86)
p. 117- 【视角(perspective)错误(原译为“立场的错误”)】
p. 156- 【反应(reaction)的错误】
p. 229-230 【形成判断时需要作出的重要区分】
p. 248 【如何说服别人?指导原则】
以下除【】内的文字,其余皆为直接引用,出处:文森特.鲁吉罗 著,顾肃、董玉荣 译:《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八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p.13 【如何成为真正的个体而不是别人的粉丝?】
- 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 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或者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如果可能,确定什么是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 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 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p. 14 【思考的稀缺(转引)】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有趣和令人震惊的矛盾是: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不断坚持“逻辑”、“逻辑推理”和“合理推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能表现出这种能力,当别人表现出来时也不愿接受之。
我们大多数所谓的推理在于为继续相信我们已经相信的东西找到理由。
清晰的思考是非常罕见的事,但甚至简单清楚的思考也几乎是罕见的。我们许多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根本不思考。我们信奉并且感觉着,但并不思考。
思想懒惰是人最常见的特质之一。
p. 30 【剽窃】
剽窃是把他人的思想和语言冒充成自己的。这是双重冒犯,因为它既盗窃又欺骗。
p. 62 【意见(观点)与口味】
【区分personal taste与opinion,前者无法有意义的争论,后者可以】
p. 70 【形成观点的两种不同模式】
非批判的默认模式:感知——允许“脑中出现”一种观点——集中于支持该观点的信息——接受该观点
批判性思考模式:感知——考察该议题——考虑其他观点——决定哪种观点是最合理的
p. 78-84 【证据的种类与评价证据】
- 个人经验。……评价个人经验(你自己的或他人的经验),可询问:该事件是典型的还是独特的?其在支持结论的数量和种类上是否充分? (p. 79)
- 未公开的传说(unpublished report)。……通常称为流言蜚语或小道消息。这种报道的最大问题是很难证实它们。……评价未公开的传说,可询问:故事源自何处?我如何能够证实所听到的版本是准确的? (p. 79)
- 公开的报道。……在现代出版物特别是非学术作品中,事实和观点经常混杂在一起,因此,有必要仔细的阅读,以揭示哪些陈述构成了证据,哪些陈述自身应由证据来支持。评价公开的询问,可询问:这个报道引用了所有重要信息项的来源吗?(p. 79)(如果有,你也需希望检查它们。)这位作者有仔细报道的声誉吗?这个出版商或主持人具有可靠的声誉吗?在公开报道中,哪些陈述构成证据,哪些陈述自身应由证据来支持?(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问法是,一个慎思的人有可能质疑哪些陈述?作者令人满意地回答了这些质疑吗?)(p. 80)
- 目击者证言。……评价目击者证言,可询问:事件周围的哪些情境包括目击者的心智状态可能歪曲了他或她的感知?(如果任何这种歪曲是可能的,那就设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发生过。)自事件发生以来的什么情境(例如发表了对这一事件的其他说明)可能影响了目击者的记忆?
- 名人证言。……评价名人证言,可询问:在广告和商业信息节目的案例中,名人是收费的发言人吗?(这往往在广告最后一页的小册子上注明。)在脱口秀节目评论的案例中,名人为他或她自己的观点提供任何支持了吗——例如,引用比较有资格的人进行研究的成果了吗?而且,主持人要求提供这些证据了吗?如果讨论仅由表达名人无根据的观点的一系列断言所构成,那么,无论你多么崇拜这个人,你最好对其观点打个折扣。(p. 81)
- 专家意见。……评价专家观点,可询问:除了在相关的广义领域的背景知识以外,这个人对正在讨论的特定问题有具体的专业知识吗?该领域外的人们并不总是容易确定这一点,但一个良好的显示指标是,这个人不仅陈述他或她的意见,而且还通过引证当今研究成果来支持它。还要问,这位专家是否收了费。收费并不比然毁坏专家意见,但是,他可能对此人的客观性提出疑问。(p. 81)最后,询问其他权威同意还是反对该专家意见。(p. 82)
- 实验。……评价实验根据,可询问:对于实验室条件,它已被其他研究者复制了吗?对于现场实验,其他研究者独立地确认调查结果了吗?如果复制或确认的努力不成功,那最好推迟接受实验的结果。(p. 82)
- 统计资料。……评价统计信息,可询问:统计资料的来源是什么?这个来源可靠吗?这个资料有多长时间了?从收集该资料以来,一些重要因素发生变化了吗?(p. 83)
- 调查。……评价调查,可询问:样本具有真正的代表性吗?即,所调查人口总数中的所有成员都有被平等选中的机会吗?问题是清楚明了、无歧义的吗?它们是客观表述而不是有偏见的吗?至于邮件调查,大部分人没有回应吗?如果是这样,未回复者可能与回复者有什么不同?而且,其他调查确认了本调查的结果吗?(p. 83)
- 正规观察。评价正确观察,可询问:观察者的在场有可能改变被观察者的行为吗?足够长时间的观察可以证实所得出的结论吗?结论是过度概括了吗?(例如,也许把对单一游牧部落的观察概括为适用于所有游牧部落,忽视了其他游牧部落在重要方面有可能不同的事实。)
- 研究评述。评价研究评述,可询问:鉴于这些评述所涵盖的研究成果,评述者的结论看起来是合理的吗?评论者遗漏了任何相关的研究吗?(作为外行,你可能发现自己对后一个问题没法回答。但是,你可以就此询问这一领域实际研究和成果评述的其他专家。)(p. 84)
p. 85 【如何避免偏见?造成偏见的原因】
- 你对待评价的态度是总想证明一个方面是正确的。
- 你的调查始于一个假定,即熟悉的观点将证明是正确的。
- 你寻找该议题的你喜欢的那一种观点的证据,而忽视反对它的证据。
- 你对证据来源的评定是根据其如何赞同你的想法,而不是其研究的可靠性和质量。
- 你挑剔地批评你所反对的观点之证据,而不加批评地对待你赞同的观点之证据。
- 当碰到反对你偏见的证据时,你往往在完成对它的考察之前,就开始辩驳它了。
p. 85-86 【正确对待自己的观点】
改变你的想法并不影响名誉,而为了保住面子坚持错误观点不仅是愚蠢的,在德性上也是不诚实的。(p. 85)
如果证据并未显示一种观点比其他相竞争的观点更合理,那么,唯一审慎的行动方案就是不作判断。(p. 86)
p. 117- 【视角(perspective)错误(原译为“立场的错误”)】
- 无根据的假定
- 假定人们的感觉总是值得信赖的。
- 假定如果一个想法被广泛报道,那么它一定是真的。
- 假定拥有某些理由就证明某人已经在逻辑上进行了推论。
- 假定确信构成证据。
- 假定熟知的想法比不熟知的更有根据。
- 假定【在此之后就是因此之故】。
- 假定多数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 假定【存在即合理】。
- 假定变化总是变得更好。
- 假定表象是值得信任的。(p. 118)
- 假定我们头脑中如果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并且值得去护卫。(p. 119)
- 假定我们越是确信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越有效。
- 假定我们在某人的论证中发现错误,我们就已经反驳了该论证。
- 【非此即彼的态度】(原译“要么/要么观念”)
- 盲目遵从【即从众,这一条和前面的假定多数人的看法是正确的差不多】
- 绝对主义……克服绝对主义的关键在于:当你开始考察任何问题(即使你此前思考过的问题)时,致力于你所发现的事实,而不是要求它是整洁而简单的。【这大概是科学工作者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容易犯的错误,这一点和非此即彼的错误类似】
- 相对主义
- 支持或反对变化的偏见
p. 131- 【程序错误】
- 有偏见的证据考量
- 双重标准:双重标准包括用一种判断标准对待我们自己的思想以及与我们自己相容的思想,而用完全不同的——更苛刻的——判断标准对待与我们思想不一致的看法。采用双重标准的人忽视他们所赞同论证中的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和蛮横的夸大其词,却急于挑剔其论敌的论证。甚至他们的用词也体现这种双重标准。(p. 133)
- 草率的结论
- 过度概括和刻板成见
- 过度简单化
- 事后归因谬误
p. 144- 【表达的错误】
- 自相矛盾
- 循环论证
- 无意义的陈述
- 误用权威
- 错误类比:……随时核查你的类比,确保他们【应为“它们”】所声称的相似之处是真实和合理的,不存在重要的差异。(p. 148)
- 非理性诉求
- 诉诸情感
- 诉诸传统
- 诉诸适度
- 诉诸权威
- 诉诸共同信念
- 诉诸宽容
p. 156- 【反应(reaction)的错误】
- 自动拒绝:……自动拒绝对你观点的质疑,这样的诱惑可能是强大的。降低这种诱惑的好方法是在你的观点与自我之间设置一些情感上的距离。把你的观点看作是你可以保留或抛弃的所有物,而不是你自我的延伸。这将使你对它们不那么竭力护卫。(p. 158)
- 转移话题
- 转移举证责任:转移举证责任的错误在于要求别人否证你的断言。(p. 159)
- “稻草人”
- 攻击批评者
p. 229-230 【形成判断时需要作出的重要区分】
- 把人与思想区分开来。
- 把所说的与如何说区分开来。
- 把人们为什么这样认为与他们认为的事情是否正确区分开来。
- 把个体与群体或阶层区分开来。
- 把偏好的问题与判断的问题区分开来。
- 把熟知性与正确性区分开来。
p. 231 【如何恰当地表达判断?】
- 力求一个平衡的观点。
- 处理可能性。
- 让你的主语适当的具体。
- 使你的谓语准确。
- 包括所有适当的限定语。
- 避免夸大其词。
p. 248 【如何说服别人?指导原则】
- 尊重你的受众。
- 理解你读者的观点。
- 从你与读者共同的立场开始。
- 采取积极的态度。【批评对方时,不是说“你错了,你错了,你错了”,而是说“这里有另一种见解”】
- 尽可能让人理解你的论证。
- 承认对方有道理之处。
- 不要忽视任何相关事实。
- 不要用论证压倒读者。【避免使用类似这样的断语:“我已经证明了……”,“毫无疑问,无可反驳……”,“理性的人不会不同意……”
- 集中于最可能说服读者的论证。
- 决不使用你认为不合理或无关的论证。
- 为你的观点得到认可而容留时间。
2012年2月4日
“方韩大战”与独立思考
“方韩大战”双方貌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是谁非呢?如果一个像韩寒这样的“意见领袖”都可能是假的,那说明指望名人给你意见是不靠谱的。为了不让屁股决定脑袋,不让感情左右判断,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怎样才能独立思考呢?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逻辑训练是有帮助的。这里推荐《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让你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p. 13)。
有趣的是,这本讲批判性思维的书的作者也不能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作者写道:“另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考者从不模仿他人的思想和行动。如果事实如此,那每个古怪的人都会是批判性思考者”(p. 22)。聪明的读者,你发现这个推理的问题了吗?
对于国人来说,我认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比喻和类比思维。这是很多文明早期的传统,唯中国因形式逻辑的不发达,比喻和类比至今仍然是国人论证的主要方式。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荀子》的“劝学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种比喻和类比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在文学中是经常使用的手法。鲁迅、王小波、钱钟书的文章都经常运用巧妙的比喻和类比说明问题。(署名)韩寒的杂文也有这个特点。然而比喻和类比的论证力通常是很弱的,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所比之物的相似性,却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差别。一旦意识到它们的差别,就会发现这些论证所得之结论往往是站不住脚的。为了识别某些比喻和类比的误导性,一个办法是将这个比喻或类比一般化,并作一次新的类推,看是不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这里举一个韩寒在很多场合用来反驳方舟子质疑的类比。韩寒说,就好比一个人背了一个包,旁观者可以说这个包如何如何差,但不能说这个包是偷来的。可是,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背一个包,旁人都只能批评包的质量而不能质疑包是从何而来,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偷包了。反推回来,按照韩寒的逻辑,对每个作家,我们都只能批评其作品的好坏,而不能质疑其作品是否属于作家本人。为什么韩寒的类比乍一看有道理,实际却蕴含这么荒谬的结论呢?原因在于,偷包的例子与韩寒是否有代笔并不完全类似。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条件下,一个人背着个包,哪怕这个包是LV,也没有理由去质疑人家的包是偷来的,因为没有疑点。可是,如果一个家庭贫困的小学生每天背着一个LV出入教室,并且问他的包从何而来也一问三不知,那是不是可以质疑他的包不属于其本人呢?同样的,韩寒跨着他的“包”招摇过市,并且凭借此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可是每当他谈起此包就左闪右躲,既不知道这个包是什么牌子,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别人质疑其包从何而来时他也拒不回答,而只是反复强调:这包就是我的,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你怀疑这包不是我的是很可耻的,会导致每个人都不敢买包了。这样的回答不但不能平息众人的疑虑,反而令人更加相信韩寒不是包的主人。
其实,后期(署名)韩寒的文章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甚至有人捧韩寒为“当代鲁迅”,很大原因在于这些文章凸显了常识的价值。这些常识往往被各种编造的理论、词藻和借口所遮蔽,让人迷失真相,而一旦揭开面纱,人们才发现,真相其实如此简单。很多人宁愿相信神迹也不愿相信常识,并且用诸如“你做不到不等于天才也做不到”来反驳。
另一个很多人轻信谎言的原因是,他们太相信所谓“直接证据”,太相信所谓物证、人证,因为这些证据看得见摸得着,不用费脑子,而类似方舟子的那些间接证据需要推来推去,太伤脑筋。一个不愿思考的人很难看到间接证据的力量。想想周正龙拍虎事件吧。周某当初也信誓旦旦,用人头担保真老虎。某些官员甚至专家不愿相信科学常识,而宁愿相信那张劣质的照片。要知道,在缺少信用的中国,在各种用来证明事实的证书都可能造假的情况下,周某的照片、韩寒的“手稿”这些“物证”,周某所在的地方官员、韩寒声称的同学这些“人证”都不如常识来的更可信。
p.s. 本人写文章不区分“的、地、得”,因为我认为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但这不表明我不懂得区分。所以那个证明韩寒文章前后不一致的“的、地、得”的证据,我认为是很弱甚至是无效的证据。
怎样才能独立思考呢?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逻辑训练是有帮助的。这里推荐《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让你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p. 13)。
- 把你对任何人、议题或情势的第一反应看作是尝试性的。无论它多么吸引人,在你未考察它之前,都不要接受它。
- 判断你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反应。考虑你是不是借鉴自其他人——父母、朋友或者名人、电视中虚构的角色。如果可能,确定什么是特定的经验影响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 考虑你有可能对这个人、议题或情势作出的其他可能的反应。
- 询问你自己是否还有其他比你的第一反应更恰当的反应。你在回答时,排除你的制约条件的影响。
有趣的是,这本讲批判性思维的书的作者也不能避免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作者写道:“另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考者从不模仿他人的思想和行动。如果事实如此,那每个古怪的人都会是批判性思考者”(p. 22)。聪明的读者,你发现这个推理的问题了吗?
对于国人来说,我认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比喻和类比思维。这是很多文明早期的传统,唯中国因形式逻辑的不发达,比喻和类比至今仍然是国人论证的主要方式。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荀子》的“劝学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种比喻和类比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而在文学中是经常使用的手法。鲁迅、王小波、钱钟书的文章都经常运用巧妙的比喻和类比说明问题。(署名)韩寒的杂文也有这个特点。然而比喻和类比的论证力通常是很弱的,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所比之物的相似性,却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差别。一旦意识到它们的差别,就会发现这些论证所得之结论往往是站不住脚的。为了识别某些比喻和类比的误导性,一个办法是将这个比喻或类比一般化,并作一次新的类推,看是不是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这里举一个韩寒在很多场合用来反驳方舟子质疑的类比。韩寒说,就好比一个人背了一个包,旁观者可以说这个包如何如何差,但不能说这个包是偷来的。可是,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背一个包,旁人都只能批评包的质量而不能质疑包是从何而来,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堂而皇之的偷包了。反推回来,按照韩寒的逻辑,对每个作家,我们都只能批评其作品的好坏,而不能质疑其作品是否属于作家本人。为什么韩寒的类比乍一看有道理,实际却蕴含这么荒谬的结论呢?原因在于,偷包的例子与韩寒是否有代笔并不完全类似。在没有其他信息的条件下,一个人背着个包,哪怕这个包是LV,也没有理由去质疑人家的包是偷来的,因为没有疑点。可是,如果一个家庭贫困的小学生每天背着一个LV出入教室,并且问他的包从何而来也一问三不知,那是不是可以质疑他的包不属于其本人呢?同样的,韩寒跨着他的“包”招摇过市,并且凭借此包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可是每当他谈起此包就左闪右躲,既不知道这个包是什么牌子,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别人质疑其包从何而来时他也拒不回答,而只是反复强调:这包就是我的,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你怀疑这包不是我的是很可耻的,会导致每个人都不敢买包了。这样的回答不但不能平息众人的疑虑,反而令人更加相信韩寒不是包的主人。
其实,后期(署名)韩寒的文章之所以很多人喜欢,甚至有人捧韩寒为“当代鲁迅”,很大原因在于这些文章凸显了常识的价值。这些常识往往被各种编造的理论、词藻和借口所遮蔽,让人迷失真相,而一旦揭开面纱,人们才发现,真相其实如此简单。很多人宁愿相信神迹也不愿相信常识,并且用诸如“你做不到不等于天才也做不到”来反驳。
另一个很多人轻信谎言的原因是,他们太相信所谓“直接证据”,太相信所谓物证、人证,因为这些证据看得见摸得着,不用费脑子,而类似方舟子的那些间接证据需要推来推去,太伤脑筋。一个不愿思考的人很难看到间接证据的力量。想想周正龙拍虎事件吧。周某当初也信誓旦旦,用人头担保真老虎。某些官员甚至专家不愿相信科学常识,而宁愿相信那张劣质的照片。要知道,在缺少信用的中国,在各种用来证明事实的证书都可能造假的情况下,周某的照片、韩寒的“手稿”这些“物证”,周某所在的地方官员、韩寒声称的同学这些“人证”都不如常识来的更可信。
p.s. 本人写文章不区分“的、地、得”,因为我认为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但这不表明我不懂得区分。所以那个证明韩寒文章前后不一致的“的、地、得”的证据,我认为是很弱甚至是无效的证据。
2012年2月3日
观“方韩大战”
这个寒假几乎是陪方舟子和韩寒度过的。
有人说这次方韩大战是一面照妖镜,我深以为然。很多道貌岸然的公知、名人都在这面照妖镜下显出原型。最让我遗憾的是,一些有理工科背景的比较理性又有人文关怀的网友,一面坚持科学和理性分析的态度(很多人比方舟子要严谨),一面又口出秽言,相互之间或因立场问题,或因以前的私人恩怨,而在学术讨论中夹带人身攻击和智力侮辱。在微博和论坛上,真正能心平气和就事论事的人凤毛麟角,包括方舟子也不能免俗。他的长篇文章虽然攻击性强,但基本还不会骂人,但这次在微博上,方舟子也有许多无谓的讽刺和侮辱。一个人说的话难道一定要有攻击性才有说服力吗?一个人就那么容易被激怒吗?论辩一定要变成论战甚至骂战才行吗?讽刺和侮辱论敌有助于论证和澄清问题吗?或许我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轮到自己被攻击时,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做得到心平气和的就事论事。
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场论战中起到什么作用,而不仅仅是观战。一个想法是把论战双方中所有论证收集起来,运用抽象论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另一个想法是以这些论证为例普及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逻辑的知识,可惜这两个想法所涉及的逻辑知识都不是我专长的,只懂一些皮毛。自己熟悉一点的形式逻辑系统似乎又用不上,于是一直没有把想法变成行动。
有人说这次方韩大战是一面照妖镜,我深以为然。很多道貌岸然的公知、名人都在这面照妖镜下显出原型。最让我遗憾的是,一些有理工科背景的比较理性又有人文关怀的网友,一面坚持科学和理性分析的态度(很多人比方舟子要严谨),一面又口出秽言,相互之间或因立场问题,或因以前的私人恩怨,而在学术讨论中夹带人身攻击和智力侮辱。在微博和论坛上,真正能心平气和就事论事的人凤毛麟角,包括方舟子也不能免俗。他的长篇文章虽然攻击性强,但基本还不会骂人,但这次在微博上,方舟子也有许多无谓的讽刺和侮辱。一个人说的话难道一定要有攻击性才有说服力吗?一个人就那么容易被激怒吗?论辩一定要变成论战甚至骂战才行吗?讽刺和侮辱论敌有助于论证和澄清问题吗?或许我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要轮到自己被攻击时,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做得到心平气和的就事论事。
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场论战中起到什么作用,而不仅仅是观战。一个想法是把论战双方中所有论证收集起来,运用抽象论证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另一个想法是以这些论证为例普及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逻辑的知识,可惜这两个想法所涉及的逻辑知识都不是我专长的,只懂一些皮毛。自己熟悉一点的形式逻辑系统似乎又用不上,于是一直没有把想法变成行动。
订阅:
博文 (Atom)
-
终于找到了比较完美的在博客中支持 LaTeX 的方案。wordpress.com 虽然也支持 LaTeX,但是有 2 个缺点: wordpress.com 是利用 wordpress 的wp latex 插件支持 latex 的,必须使用 \$latex \$ 这样的格式,而...
-
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喜欢用电脑或平板阅读pdf格式的论文或电子书,阅读过程中难免会使用highlight(高亮)工具标记出重要的文字和段落。有没有办法将所有高亮的部分抽取出来,形成一篇单独的笔记呢?下面这个网站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https://www.sumnotes.net...
-
Instant Runoff Voting (IRV) :直译是“即时决选制”,中文维基译为“排序复选制”,如果相对于下面的“两轮决选制”,或许译为“多轮决选制”更妥当。该投票制用于选出 唯一 当选者。投票者对所有候选项进行排序,然后按如下步骤决定唯一当选者: 若有候选项得票(...